五、测试用例

第五课:测试用例(Test case)

=========================================================

一、概念:具有测试目标、操作步骤、预期结果、实际结果、测试环境等多项内容的测试文档

--测试用例包含哪些元素(背,记)(面试必问:测试用例怎么写的?测试用例包含什么?)

  --必备:

    --用例的编号:命名规则:项目名称+测试阶段+编号

    --测试模块:指明所测试的内容所属模块

    --测试功能:界面具体实现的功能,一般指界面上的按钮,一个按钮(链接式按钮,button式按钮,图标式按钮)即为一个功能

    --操作步骤:指导操作的每一步具体的步骤(详细和清晰,陈述句形式)

    --预期结果:验证内容的结果(参照需求规格说明书)

    --实际结果:实际操作该系统得到的结果(如果和预期一致则通过,否则不通过,提交bug)

    --测试正反向:正向:正常的输入得到正常的结果

                  反向:异常的输入得到相应的提示

    --测试相关时间:编写时间/测试时间等

    --测试相关人员:编写人/测试人、执行人员等

    --测试环境:软硬件/网络/测试工具、陪测设备

    --备注:做一些补充说明、尤其是出现错误的时候备注

  --可选:

    --测试优先级:决定测试用例的执行顺序

    --测试类型:决定测试用例归属的测试种类(如功能/非功能)

    --测试前置条件:执行这条用例需要提前预置的一些数据或操作

    --测试关联信息:如关联bug,关联需求

    --测试条件、测试附件和截图等

二、测试用例的特性/如何才能更有效的设计测试用例

1、测试用例在执行的过程中会进行一定的修改和维护

  --发现缺陷但是没有在测试用例库中存在,需要增加新的测试用例

  --需求出现新增或变更,进行测试用例维护

  --之前编写的用例不再适用,需要增加或删除相应的用例

  --测试用例设计不准确、不规范、不全面等都需要对测试用例进行调整

2、测试用例设计的最终结果原则上应该对需求的覆盖率达到100%

3、测试用例中出现的操作步骤应当尽量的详细、预期结果需要有明确的判断标准(需求或设计)

三、测试环境(面试1:测试环境会搭建吗?你搭建过测试环境吗?---》三阶段会学习环境的搭建)

--测试环境包含的内容:(五要素)

  1、硬件环境

    是否分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机器机型及配置

  2、软件环境

    被测试软件的版本

    被测软件运行的软件(如OS/DB/浏览器/中间件)

  3、网络环境

    不同网络带宽

    不同的网络协议(3G/4G/WIFI/有线/蓝牙。。)

  4、测试数据

    来源:自己造的数据、客户提供、备份出来的数据等


  5、测试工具

    测试工具的名称、版本以及相关配置(如LR-LoadRunner 9.0)

--测试过程中往往把测试环境分为主测环境和辅测环境

  1、主测环境:

    搭建一个基本干净、独立、无毒的环境

  2、辅测环境:

    用来进行兼容性的测试、取模拟用户的各种使用情况

    辅测环境一般会增加以下内容:

      杀毒软件(360、卡巴斯基、诺顿.....)

      办公软件(WPS、office....)

      浏览器(IE不同的版本、firefox、chrome、opera、safari.....)


  3、主测环境是一定要进行测试的。辅测环境要根据项目的情况来选择性的延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