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误打误撞参加了一个微沙龙,由工业系的老师组织的研究生课外研讨会。主要讨论了设计学与社会学的联系,和其他学科的的交叉与未来的方向。大家分享的设计案例十分有趣,老师的一些观点也解答了我一直以来关于设计研究的困惑。
设计研究的方法均来自于社会科学
唐老师组织这次的活动的初衷来自于他对设计和社会学的思考。我们的知识体系可以大体分为人文、社会、自然科学,设计学一直以来是被认为是多学科融汇的一个领域。自从Noman的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出版,以设计心理学为首的设计学交叉学科的分支就源源不断的产生。设计经济学、设计人类学、设计政治学...他们都是从另一个学科的视角解读设计作品,为设计本身提供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我的研究经历主要在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和身为creator的交互设计师的职责不同,用户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或者验证设计背后用户行为的动因。很多IT大公司的用研团队的成员都来自心理学和社会学专业。
和其他社科类学科一样,UX(user experience)看似入门很简单,要做到精深却很难。因为设计研究是一个溯源的过程,要从表象背后探究人行为的动机。这并不是一个线性的、有A和B就可以得到C的过程,而是像侦探一样还原案发现场,考验的是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和经验。例如我在一些项目里经常遇到这样的难题,如何同时考虑很多staker holder的需求并构建一个合乎情理的情境,如何引导用户再进一步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如何将用户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一针见血的指出。
最近杂七杂八的读了一些论文,有的是专业领域内的,有的是应用语言学和认知科学,越来越觉得做研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quantitative research需要大量的desk research和严谨的计算分析, qualitative research考验研究员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社科类的专业文献比较易懂,除了看实验结果,我更对methodology感兴趣。其运用的研究方法,如Ground Theory, open coding和设计研究中的think aloud, sense making, affinity diagram如出一辙。只不过design researcher赋予了更多的图形化表达。我的研究经历尚浅,还没有触及design research的内涵,所以可能理解的过于浅显了一些。
总之,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看,设计研究就像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而衍生的分支,它们在人文层面上有不可脱离的父子关系。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向促进了可持续设计的诞生
“可持续(Sustainable)”一词在当今环境污染、能源缺乏的今天愈来愈火热。不少设计大奖都点到了环保、经济等关键词。
设计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的影响。《牛奶可乐经济学》中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可乐用圆筒而牛奶用方盒?一部分解释为,碳酸饮料的形状为圆筒形,因为人们大多是就着容器喝饮料的,圆筒形握起来更舒适也更能给人愉悦感;而牛奶的包装盒则为方形,因为方形在集装箱货运和冷藏时最能够节约空间。
老一辈人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处处节俭,他们对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这种观念体现在设计的细节中,例如榫卯结构就是用相同、自然的材料进行拼接;还有一种很老式的装订方式,就是在纸的一角裁一个小口,将纸角塞进去,利用材料本身进行装订而非订书钉这种其他外部材料。他们老一辈人才是将可持续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的典范。现在日本的这种无钉订书机也逐渐火了起来。虽然只能装订很少量的纸张,其环保的理念和优美的外形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同样的装订原理,以前这种装订方式是因为经济的压力,而现在则是宣扬可持续经济。
正是当今可持续的经济的局势促就了可持续设计的产生。
传媒方式和设计互相影响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多媒体和互联网改变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思考的模式。当美国大选采用电视转播的方式时,我们更青睐有良好形象和演说能力的候选者;当一篇微信热文有图文无关的漂亮插图时,我们更乐此不疲的往下翻;当一个广告有高颜值代言人和精彩的文案时,我们更容易被吸引,并在脑中构建看似合理的因果逻辑。丰富的传媒方式让我们的认知浅层化,看脸时代提升了大众对设计的品味,随着网络直播、在线视频的火热,视觉设计师、导演、造型师的职位需求量明显增大。团队会花更多的精力在设计一个优美流畅的app界面、布一个华丽细致的电影场景、拍摄一套格调高雅的时尚大片。需求刺激了设计的进步,设计也推进了传媒业的繁荣。很难说究竟是观众的期望让节目组更努力的创造更好的视效还是成功的设计提高了收视率。
技术不再仅仅是工具
前段时间神剧《黑镜》的热播,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科技与人性、社会的反思中。这部迷你剧探讨了新科技媒体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折射的是人性和社会的偏执。
不少观众批评第三季质量下滑,例如剧情缺少新鲜感、节奏平淡、入了美剧的坑等。更深层的是,在第一季中,人性和社会是重点,而科技仅仅是放大镜。但到了第三季,科技就上升到了和人性并重的层面,剧中的态度更多是悲观而非讽刺。(《黑镜》我还没看完,一些评论可能并不恰当)
我觉得这正是一个趋势,不管怎样,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已被技术所改变。技术仿佛有了生命,从一个襁褓婴儿逐渐长大成人,以后会长的和它的创造者一般高,甚至超过。大家对技术影响下的未来看法不一,有人持以悲观态度,认为AI会带来毁灭;有人认为技术会成为辅助人类工作和创造的工具。我相信只要正确的加以利用,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给人积极的影响。设计和技术辅助的行为改变引导也是我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之一。
例如UW的Crumb Project, 一个轻量级的每日饮食引导的项目。团队开发了一个Food4Thought的应用。用户每天只要一餐完成任务即可。任务有两种,一是营养型,例如吃高蛋白食品,吃紫色的蔬菜,吃低糖食物;而另一种为非营养型的任务,如吃Q开头的蔬菜,吃传统法国菜,吃从没吃过的食物等。研究结果表明,营养型的任务有助于用户学习饮食知识,改善饮食;而非营养型任务更强化了用户吃饭的专注力和对食物选择的创造力。将食物分享到社交媒体的功能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在这里,设计考虑了更多用户行为和认知,技术创造了一个正向引导的工具,在非刻意的情况下改变用户的行为和认知。
跳出盒子
或许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很多人都有跨学科团队合作的经历,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日后的工作环境肯定是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工作。团队成员一起创作了一个作品,大家各司其职是理所应当,但比设计作品的融合更困难的是思维的融合。我们是否站在工程师的角度考虑过这个问题?是否带动其他队员提出新方案而不是让他们只是等设计稿?
一位同学分享了她参加关于柔性材料沙龙时的经历。对于可穿戴材料,设计师会想,我要如何设计才能让这块面料穿起来更舒适?而科研人员会想,我能不能把这种材料的表面积做的足够小这样人们就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了?这样的思维差异让我觉得很有趣。多和不同学科背景的交流有助于我们跳出盒子,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
当今时代的设计师,已不能仅仅满足于“匠人”的角色,而需要从各学科综合考虑问题。无论是想要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更受欢迎,还是想让设计被人更好的运用而带来积极的影响,我们都需要将目光放宽到整个社会的背景下,从经济学、传播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视角重新看待问题。
短短一个半小时,听大家分享了这么多内容,获益良多,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研讨机会。
参考链接:
An Evolving Map of Design Practice and Design Research
Crumbs: Lightweight Daily Food Challenges to Promote Engagement and Mindfu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