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学习思维导图第一课,老师让每个人用思维导图介绍下自己,比如兴趣爱好、梦想之类的。

梦想那一项,我磨蹭了一个午休的时间终于写下。

交完作业再去看自己的梦想,突然发现我弄丢了年少时的梦想。


那些埋藏在心底的梦想,再翻出来时,一个一个在打脸


爸,我想学摄影。

这次考试多少分?

数学99,语文98。

那还不赶紧去看书,啥摄影。


躲在这里写啥呢?作业做完了吗?

早写完了,我在写小说,我想当作家。

作业写完了不会再复习复习啊,当啥作家。


这就是我小时候的生活,只为一件事生活——“考试”。

所有的重心都是考考考,所以分数就是当时我的命根。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渐渐地,我变得不再随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考了两年终于考上一所我爸听起来知道在哪的大学,于是滚去远方。

一到大学我就懵逼了。

社团看得眼花缭乱,可是我都快忘记了曾经喜欢的那些东西。

看到同学们唱歌跳舞主持玩的风生水起,我自卑。

去学跳舞,连连踩同伴的脚,一节课下来尴尬的不敢看对方。

去做主持,忘词结巴的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如果我脸皮厚些,不计较这些继续去学去练,熬过那段漏洞百出的时期就好了。可是我性格敏感,死要面子。

再加上去自己心仪社团被拒,慢慢的就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在去碰那些让我尴尬的、曾经幻想过的事情。

生活不曾善待过谁,那些逃避过的苦难,终究有一天会加倍压向你。

儿子出生之后我整个人都凌乱了。我不想自己整天活得像是温水里的青蛙,不想整天只围着孩子转,不想自己的圈子越来越小,更不想孩子以后长成我的模样,不想就这么死循环下去。


重拾梦想的每一步,虽艰难却充满力量


那么被动的我,主动的去报了心理学课程。我想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也想在眼花缭乱的育儿经里不再迷茫。鸡汤之类的只是一时的治疗,我得知道根本原因。

人生的每一个决定其实都是带领自己走向未知的方向。就像心理学,当我坐在课堂听老师讲原声家庭,讲巨婴,讲成长,讲格局,我一次又一次的毁掉三观,那些禁锢了多年的条框,逐渐的打破,很多次我都泪流满面。

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人生时,我听到咔擦的声音,那是对过去的拥抱与和解。

跟随老师两年多的学习,重新认识了自己,也变得更加有力量。慢慢的走出去,接触更多的人和事。虽然还有很多需要练习和改善的,但是目标更加清晰。就像从巨婴到成人的过程,漫长且艰辛,可是心中有光,就不怕路途漫长。

当我重新梳理自己,再次规划自己时,那些埋藏心底的声音一个个冒出来,提醒着我它们还在,而现在,我终将有心将它们一一付诸实践,就像陪伴多年的老朋友,不曾远离。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句话:如果现在不去做,那么十年之后依旧是不会做的你。

我可不想白发苍苍时想了半天都不记得年少时的梦了。要知道,即使老了也要做个有趣、好玩的老太太呢!

还记得你年少时的梦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