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椰菜君做学生的时候,高考考上大学,就等于获得干部身份,吃上皇粮——对农村户口的学生来说,更是跳出农门,事关子孙后代前途,还有祖宗三代荣耀的头等大事——和现在的小孩们谈起这些,只能是夏虫不可语冰。
椰菜君参加高考的时候,大学尚未开始扩张,大学生还值几个钱——所以虽然去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大学,进了一个闻所未闻的专业,但入学的时候,椰菜君还是被打了一些鸡血——火车站外面各个学校迎接新生的接待处,彩旗飘扬,人声鼎沸;尤其是挂满了的“欢迎天之骄子”横幅——每个字都比箩筐大,令椰菜君心血澎拜——果然“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闻名天下知”,昏昏然也有了在天上飞几圈,指点指点江山的感觉。
但人算不如天算。还没熬到毕业,不仅大学生包分配的政策羞答答地脱去了衣服,变成自谋出路;而且政府经费不足,正在缩编,天之骄子们的干部身份怎么兑现—— 我的意思是在政府机构谋个位置,做个官——成了一个大问题。就椰菜君所知,全靠人脉——然而这是绝大多数人所没有的。
椰菜君的同学们感概说,这要放到古代,咱们辛苦高考,苦熬到大学毕业,就不算是个进士,起码也算个举人啊!你看看人家范进,参加“高考”中了举,县里的张老爷立刻就成了他“亲切的世兄弟”,送了银子又送房子;不到半个月,家里的碗都个个镶了银边!到咱们身上,怎么就与做官无缘呢?
真是小白菜没了娘,说起来话长。
高考上大学,和科举中举人一样,虽然都很辛苦,需要寒窗十年,也都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干部身份,但举人不管正道旁道歪道,总有明确的做官通道。即使贫贱如范进那样干嘣嘣的咸鱼,只要顺着一条道走下去,必定有翻生那天。而大学生,至少在椰菜的时代,基本上没有进入干部行列的上进途径。
我们可以看看在《醒世姻缘传》中,几个举人是怎么谋到官做的。
相于庭是主人公狄希陈的表兄,是一位才子;他中了举人之后,走的是正道,也就是像范进那样,赴京参加会试和殿试,高中进士,殿在二甲,然后在翰林院待了两年;散馆之后,就得到一个京城工部主事的官做。
工部主事是什么级别?正六品!
一个知县老爷,也不过是正七品,差着两级呢!
相主事管什么?
书中没有多说,但北京五城兵马司指挥——估计相当于北京各区的公安局局长,是相主事的直接下级。相主事出来巡查,各街道办事处主任跪迎跪送。
相举人走的这条做官通道,是最硬的一条——科甲出身。这种通道出来的叫进士官,不仅名义上是天子的门生,而且实际上有三百名“相厚的同年”互相帮衬,更有“亲切的座师”做后台撑腰,这官做起来那叫一个爽!
按冯梦龙的说法,进士官“就是个铜打铁铸的,撒漫做去,没人敢说他不字!“ 假如相进士做官贪污腐败,被按院——相当于纪委监察部——调查了,”凭你叙得极贪极酷,公道看来,拿问也还透头,说到结本,生怕断绝了贪酷种子,道:‘此一臣者,官箴虽玷,但或念初任,或念年青,尚可望其自新,策其未路,姑照浮躁或不及例降调。’不勾几年工夫,依旧做起。倘舍弃得些银子央要道挽回,不过对调个地方,全然没事。“
也就是说,国家培养一个进士官真是不容易啦,犯错误是难免滴,要治病救人,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记个大过啦,降个职啦,或者对调到偏远省份啦,暂且躲躲风头,没几年又是一个好官!
在椰菜君那个年代,博士,是比进士还要罕见的稀有动物,听说——听说而已,是有这样的好事,并且还有三房一厅,解决老婆——的工作,甚至于有解决父母工作的。但大学生?对不起了!
大多数举人虽然中不了进士,但一个县里面,也就数举人们有学问了。除了给举人们各种优待——比如和县太爷称兄道弟,不交税赋之外,朝廷还给举人们一条做官的旁路,就是到吏部——中组部登记,参加选拔考试——类似现在的公务员考试,考上了,就有个官做,这叫做考选授官。
自然,进士们捞走了肉,举人们通过旁路得到的都是小官闲差,诸如主簿、典史之类,大约相当于县里的局长,是八九品不入流的官——弼马温等级的。但运气好的时候,也有机会弄个独霸一方的知县做做(比如海瑞老先生,还有范进同学的”亲切世兄弟“张老爷);何况,即使弼马温,也有自己的衙门,自己的下属,还不说那么多马那么多饲料可以设法中饱私囊了。
但这样的官,天生低进士官一等,不单不能平起平坐,而且随你做官如何清廉自律,”兢兢业业,捧了卵子过桥“,但”上司还要寻趁他。” 有”一分不是,就当做十分。“ 更倒霉的时候,还要”替进士顶缸。” 换句话说,有功都是进士官的,有了错呢,都是你背锅!
所以《醒世姻缘传》里面的连举人,宁可呆在家里做土豪,也不出去做官;而另一个授了官的宗举人,只因屁大个事,就被参论,革职在家,永不叙用,成了有历史污点的土财。
在椰菜那个时候,是不存在什么公务员考试的,所以大学生们感到比较没希望。但历史总是重复自己,现在大学毕业了,就有资格参加公务员的国考省考市考,考上了,就进入体制内,然后可以设法慢慢爬上去——至于有没有“进士官”把你挤下水去,就看你的造化了。
听起来,是不是和举人做官的旁路有些类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