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承生命之贵,享路遥人生

承生命之贵,享路遥人生

一一读《活着》有感

怀着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探究之心,我静静地翻开了余华老师的这本 《活着》。其实先前对这本书早有耳闻,也常常看到网络上对于余华老师“把悲伤留给读者,把快乐留给自己”的评价,只知道这本书可能讲述的是悲剧,是沉重的,令人难受的。直到真正读过之后,我才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那种直击心灵的哽咽感。

书籍封面

翻开书,一步一步随着故事的发展往下读,心里虽早已预料结局的悲催,但依旧默默祈求奇迹的发生,仍然对主人公们抱有一定能够获得幸福美好的生活的希望,但事与愿违,看到的只是福贵艰难的人生历程,是他亲眼见证身边一个又一个亲人相继离世的悲惨经历。故事是悲剧的,故事后的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故事发生的那个艰难岁月,如今看似美好的时代,又何尝没有饱受命运捉弄的人生呢?这本书不算厚,讲述的故事也不长,字字句句却是福贵的一生。

身处新时代幸福生活中的自己,读前不以为意,读时愈渐难受,读后难以释怀,有悲伤、有难过、有痛苦无奈,于是便在现实与故事交错中沉思、悟理。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初读《活着》,看到序中的这句话,只觉得它富有哲理,却悟不出其中深意。一页一页往后翻,一页一页读下去,断断续续几个小时,不知不觉问就翻到了尾页,不知不觉就读完了福贵的一生经历。而书外的自己,也一页一页、一点一点的随着故事的层层递进逐渐被带入书中,在平实的叙述中渐渐地陷入其中,难以自拔。


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发生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与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从一个地主家的少爷沦落为孤寡老人,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苦难

福贵的痛苦是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交织。起初,福贵有美丽的妻子,但无奈嗜赌成性,败光了家产。穷困之中,母亲却重病,在前去求医的路上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走。虽然后来福贵回到了故乡,但母亲却重病离世。妻子带着两个孩子也过得十分艰难,女儿凤霞更是不幸地变成了聋哑人。后来儿子有庆因为献血过多离开人世,女儿凤霞死于难产,妻子家珍得病离世,女婿二喜死于建筑事故,外孙吃多了豆子被撑死。福贵一次又一次地遭受苦难,一次又一次地堕入深渊,一次又一次地被迫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福贵在充满对末来生活的期望中一次次被打击,由饱含希望到逐渐接受命运的安排。

叹惋

书中叙述的一件件悲惨的事迹足以令人感慨万千,对福贵的同情与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忍不住想要感慨,禁不住想要叹惋,他最后能云淡风轻地向人讲述自己的这些经历,讲述自己充满坎坷与挫折,讲述自己饱受命运折磨的一生,是经历了多少次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亲眼见证了多少次至亲至爱的逝世,感受了多少次希望萌芽又迅速破灭的无奈与苦楚啊!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挖掘,老年做和尚〞,垂暮之年的福贵饱经沧桑,历经生活的锤炼仍旧活着,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又一次地重度此生了。饱经磨难,他为何还是喜欢回忆过去呢?我想,他是在想念那个“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爱他支持他的家珍;我想,他是在回忆活泼可爱却不幸早逝的有庆;我想,他也希望凤霞和二喜能够在另一个世界好好陪伴苦根;我想,他是在想念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他是在感慨自己这充满未知与苦楚的一生,他看着一个个想要活着的亲人一一离去,忍受了一次次伤痛,仍静静地活着,和像自己一样的老黄牛静静地欣赏垂暮之年的夕阳西下。

回想过去 讲述自己


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能够替代的。

现实

将沉浸于书中的自己拉回现实,由福贵的身旁回到自己的生活,竟少了些迷惘,多了点对命运发展变幻的坦然与追求理想的坚定,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和人生的方向也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与思考。没有处于福贵那样的艰难岁月,身处于新时代的我很幸运;没有福贵坎坷悲惨的人生,健康成长的我很幸运;没有历经战乱的残酷,安心于成长发展的我很幸运。虽然生活时有不顺,会迷茫、会忧愁,有挫折、有难过,但比起福贵,比起像福贵一样遭千千万万次命运折磨的人,倒也无足轻重。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被命运碾压过,才懂得时问的慈悲。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的话,福贵他好像除了苦难以外什么也没有,但是,福贵他从自己角度来讲述自己一生的故事的时候,他的心里面充满了一种幸福感。他白己曾经拥有过一个最好的妻子,又有过两个最好的孩子,虽然他们已经在他之前离他而去了,但他曾经拥有过他们,他感到值得,他感到满足,他感到幸福。

忍受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不仅仅是对于个体人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明,又何尝不是“活着"存在于这个纷繁的世界呢?中华民族能够长久的留存于世,又何尝没有历经层层考验?它经历了多少次反复的统一与分裂,经历了多少次的挫折与磨难,经历了多少次的屈辱与折磨。一次次反抗,一次次觉醒与进步,在幸与不幸中坚强“活着”,才造就了如今具有强大核心力的伟大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保障了中华民族有着坚定稳固的根基,而在它成长的过程中,又何尝不曾经历重重考验,当外来文明入侵,当社会动乱国家危亡,它又未尝不是一次次陷入深渊又奋起挣扎,超然于世,守住了"根”,留得了“本”,让中华文明绵延至今,让中华民族与时俱进永续发展。

活着

我想,当我们见不到生活的真相时,永远都不知道最好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也不会懂得究竟怎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活法。所有的生命都会经受命运的锤炼,当我们一次次经受住苦时,便会找到勇气,找到活着的勇气。眼盛星光,心向远方;如无其事,野蛮生长。承生命之贵,享路遥人生。要活着,唯有坚毅而有韧性地活下去,我们才会寻求到生命中的光芒,也会感受人世间的温情;要活着,唯有持之以恒地活下去,民族和国家才会绵延千年,中华文明才会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