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接女儿放学归来,女儿兴冲冲地说,“妈妈,咱们今天玩个游戏,你来当孩子,我来当妈妈怎么样?”我欣然同意,就这样进入了角色互换游戏中。
一进家门,女儿就学着我以往的口气说:“快洗洗手,休息五分钟,然后去读书写作业。”一下子,我就蒙了,咋地,作业还得让我写啊。于是乎我反抗,“怎么?你的作业还真让我写啊?”
女儿说,“你就假装一下嘛”。哦,原来如此,我继续学孩子的样子,撒娇、耍赖,谈条件,终于不用马上写作业了。结果又被女儿一通催,一会儿去做这个,一会儿又去做那个,心里真的憋了一通火,一会儿都不想当孩子了,终于游戏结束。女儿开开心心玩别的去了,我却陷入沉思。
仔细想想,女儿催我干的事情,就是我平时催她做的事情。从早上一睁开眼就被我催,被姥姥姥爷催,一会儿催着干这个,一会儿催着干那个,稍微慢了就会引来我的责备,姥姥姥爷的唠叨,孩子的一天该是多累啊?而且这种被催来催去的日子一天又一天,持续很久很久,想想孩子的忍耐力真是超级棒。
角色互换之后,才深刻理解了孩子的感受,被人催着干事情原来那么难受,每天被这么多唐僧围绕,絮絮叨叨说个不停,烦都快烦死了。在日复一日的催促中,孩子的自主性和耐心被消磨殆尽,最后彻底关闭自己的耳朵,不再听你的一言一语。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止语”是多么重要!与其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天天催着孩子干这个干那个,不如把自主权交给孩子,提前和孩子约定好干事情的时间,然后闭上嘴耐心等待。让孩子慢慢找到自己做事情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