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个素不相识的百强企业的业务经理聊了许久,突然感触颇深。我们的政府在做什么,我们的企业需要什么,我们老百姓渴望什么?经济与民生,一直是中国社会,中国政府强调的问题。但往往在发展和执行过程中,偏离了轨道。
我在机关单位工作不到一年,恰好处在业务科室,和当地的企业接触颇多。工作内容基本上是通知和审批企业报送的补贴项目,所以会参与和接触一些政府出台补贴企业的想法和政策。我对政策出台的理解基本上认为是政府需要政绩的数字了,就针对性的出台一系列的补贴方案,往往企业会非常积极的配合政府,准备材料,报送补贴申请。当然,也有企业说过,我们不需要政府补贴,在有些行业中,政府的补贴就是在扰乱市场,催化恶性竞争。当企业拿着补贴降低产品价格,赢得了短时的市场份额后,一旦政府取消补贴,那么企业将面临的是在混乱的市场中举步艰难。
不可否认的是,政务工作人员被社会普遍认同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假设,如果有一天,政府没有了任何对企业的补贴。企业一切的经营生产都是合法合规,政府不再对企业存在任何的‘威胁’和牵制,那么还有多少人愿意为一个月3000左右的工资浸泡在政府单位这个‘深水池’中。我们经常说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往是因为互相的价值,政府与企业又何尝不是。
老百姓为了民生而在企业努力工作,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在市场中争分蛋糕,政务为了政绩与企业捆绑不解。那么加入政府把所有的工作重点都放在民生而不是企业,那么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效果呢?企业的壮大可以为老百姓带来更高的薪资和生活条件,也可以为政府领导带来更好看的数字,可是往往绝大多数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却只看到了弧线,没有看到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