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改剧大火的背后就一定意味着审美畸形吗?

近日看了一篇报纸,说所谓的耽改剧将大众审美误入歧点,有以下几个理由:

1.这是一种圈地自萌的“亚文化”,耽改剧的风向热潮,导致在资本逐利的商业时代,资本商们绑主角炒“男男”cp,将耽改剧流量化,商业化。

2.男性肢体语言的挑逗,出现低俗倾向,给价值观塑造关键期的青少年产生困惑和迷失。

3.耽改剧引发功利心态,有了走流量明星的捷径,不愿沉下心来磨练演技。

我不是一个腐女,我只是从客观角度评价,这样的评论是否存在言辞失当。

以上几种观点,你从男女正常恋爱的角度,难道就一定正确了吗?

这篇文章是否意味着我们当今社会,仍然存在强烈对同性恋爱的不平等意识。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就是走向多元,现在耽改文化的兴起本质反应了一种新的文化审美,妄谈废除是不对的,去其槽粕取其精华才是一个正向且包容的时代。

试想,你有一个孩子或者说你身边的朋友和他的同性拥有一段感到舒适的关系。恋人们的言语交流被影视化后就批驳畸形,这变成了什么,这就是所谓的禁忌。

腐圈文化的盛行,不排除对这样的禁忌的猎奇心态。

过渡逐利耽改圈的现状,流量明星屡爆丑闻的悲哀,在于饭圈文化的畸形和艺人艺德的缺失。这些是娱乐圈所映射出来的大状况,而不是存在对某一方面的偏见。

社会主义文艺之所以伟大,在于它时刻彰显着公平正义的主流价值观。将新起的文化放在公开公正的阳光场合进行正向地引导,簇拥百花竞技,百花齐放,才是大势所趋。

以上仅仅是个人观点,所有批驳我个人都接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