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四个缺点和两个优点:深入了解自己、掌控生活节奏

本文从脑科学的结果分析大脑的四个缺点和两个优点, 四个缺点分别是:不擅长记忆、不擅长决策、不受控制、不擅长多重任务;两个优点是:具备可塑性和喜欢故事。下面我用最简短的文字聊一聊相关内容和相关启示,为我们了解自己、掌控生活提供一丝借鉴


    一、不擅长记忆的大脑。

人类天生就是健忘的,早在100多年前,著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就发现了人类的记忆规律,并绘制了这张记忆曲线图。

从这张图可以了解,新知识在我们大脑里存放的有效期是七天,但是这并不可怕,遗忘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如果知道失恋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忘记那段失败的感情便是减轻痛苦的方式;如果手头事情很多,抓住重点忘掉其他便是很好的选择;当然有些时候,我们更关心怎么记住,于是有了,故事记忆法、地理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反复强化法记忆法等,这里不做赘述。

二、不擅长决策的大脑

    面临太多选项时,人们通常不知所措,比如去超市,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你可能会纠结再三,迟迟不能下手。优秀的女孩子有很多优秀的异性追求者,然而却往往晚婚。人们面对鱼和熊掌常常因患得患失而鱼和熊掌尽失。选择太多工作效率会下降由于人们用来判断所消耗的精力越多,执行力越差。同时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会让人疲惫不堪,犯错的几率也会越高。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清主次。科学研究表明20%的有效努力创造80%的有效价值,著名的黄金分割在现实中同样适用。所以我们应该认识自己的20%,以保证减少80%的事务性工作,而多做20%的有效工作。

    分清主次同样是一个难题,需要认真审视内心,不断认识自我“我是谁,我为了谁,我爱的人需要什么”。

如果以上两个问题解决了可以这样:先做再想、边做边想;大部分时候“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最好的选择,它代表了强大的执行力,即使失败,得了教训,可以再出发;反之则不然。

三、不受控制的大脑

    最近的研究表明,大脑的个别区域如:杏仁体,海马体等不受意识的控制,一直在运转;如同我们开车一样,一旦启动即使是等红灯,停在马路边,他也在消耗燃油、产生热量。即使大脑能够消耗身体20%的能量,我们的血液散热系统,供氧系统也不支持过载。所以、正念冥想或者跑步是比较好的选择。

因为科学研究表明,杏仁体内部神经的高速运转即使在睡眠的时候也不停止,这导致有些处在神经衰弱或胡思乱想状态的人,在睡眠之后仍然感觉很累;然而在跑步、正念冥想等控制感官刺激的活动中,高度的感官反应能够使大脑的杏仁体得到休息。这也就是为什么专注的感官活动能够使人神清气爽的原因。

推广开来,在日常的活动中,比如吃饭、散步、打篮球、甚至是干家务中,认真的态度往往会是我们的大脑得到休息,用另一种方式使我们的精力更充沛。因为科学研究表明,杏仁体内部神经的高速运转即使在睡眠的时候也不停止,这导致有些处在神经衰弱或胡思乱想状态的人,在睡眠之后仍然感觉很累;然而在跑步、正念冥想等控制感官刺激的活动中,高度的感官反应能够使大脑的杏仁体得到休息。这也就是为什么专注的感官活动能够使人神清气爽的原因。

推广开来,在日常的活动中,比如吃饭、散步、打篮球、甚至是干家务中,认真的态度使的眼睛、手的感知能力增强。弱化杏仁体的活动,从而使我们的大脑得到休息,用另一种方式使我们的精力更充沛。

不禁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名言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您认真的态度,成就了自己。

四、不擅长多重任务的大脑

    和电脑一样,大脑也有内存区;用来存储短时记忆;如果内存堆积就会死机卡壳......

然而生活是多样的、工作是丰富的、思想是复杂的,我们确确实实很难将内存清空,专注于一件事情;我们必须把短期信息储存起来,才能处理多重任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聊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一位记者跟爱因斯坦一起出门散步,他向爱因斯坦索要电话号码,以便再有后续问题时向他请教。爱因斯坦欣然答应。等到散步结束时,爱因斯坦掏出电话本,找到自己的号码,念给记者听。这位记者十分惊讶,爱因斯坦竟然不记得自己的电话号码!!!,爱因斯坦回答说,“能够用本子记住的东西,为什么还要浪费大脑”。

所以:建立办事清单,分解和分配任务给其他人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五、具备可塑性的大脑

    近年来,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有关记忆力和认知方面的迷题也被一一解开。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并不是硬连接的,它们之间是软连接的。大脑像肌肉一样可以重塑,人类无论在什么年龄都具备重塑大脑的能力。 

“正念冥想”、跑步等都能够神奇的改变大脑,甚至有研究表明“正念冥想”能够达到和TMS经颅磁刺激疗法一样的效果,能够使疲劳者感觉轻松,具备治愈抑郁症、烦躁症、拖延症的效果。无论使“高考学子”、繁忙的脑力劳动者、殚精竭虑的父母都在  “正念冥想”、跑步等活动中得到了进步。

在《大脑整理术》中约翰·B.雅顿给出了以下几种改善负面情绪的方法和重塑大脑的方法:

1、改善负面情绪的方法


2、重塑大脑的方法


六、喜欢故事的大脑

    我们追寻着先贤的故事,追求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我们的人格,性格都是在一个个先贤的故事、家庭的故事、自己的故事中形成的。如果您认真的品味一下自己的过往,能够整理出来的关键词和大道理可能说不出来,然而一段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却永远难以忘怀;其实,正是这些故事组成我们自己

    大脑是喜欢故事的,擅长记忆故事和回想故事的。所以我们生活中的关键经验都会以故事的形式刻印在大脑里

    我们也同样可以利用这一点。比如说,把需要记忆的东西编写成故事,讲给自己听;把家族的经验编写成故事讲给孩子听;把读到的好书好道理结合成现代故事,以接地气的方式传播出去。读书的时候不去枯燥的记忆,而是寻找这个道理从哪个故事而来,在哪个故事中得到了验证等等。'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十年已过,记忆犹新!'的美谈正是利用了人类大脑喜欢故事的特点。


最后简单梳理如下:

1、不擅长记忆的大脑——故事记忆法、地理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反复强化法记忆法等。

2、不擅长决策的大脑——先做再想、边做边想,专注于20%的核心内容。

3、不受控制的大脑——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4、不擅长多重任务的大脑——建立办事清单,分解和分配任务是很好的选择。

5、具备可塑性的大脑——平衡规律的生活,读书、终身学习、刻意练习。

6、喜欢故事的大脑——编故事,讲故事,追寻枯燥理论背后的故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