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复一日的颓废生活是很多现代人的常态。在这篇文章中,我要尝试给颓废之人开出一剂良药。文章的标题就足够惊悚,“每天工作两小时”。很多对于奋斗有着崇高信仰的人会立即反驳我:“每天工作两小时怎么够?996还差不多。”不过诸位扪心自问,如果没有上级领导、周围同事同学给出的压力,你能不能依然保持每天2小时的有效工作量?在一个慵懒的周末,你会不会躺在床上一整天无所事事?更糟糕的是,有多少时间你是抱着一种想要努力工作,但是非常懊悔地虚度了一天又一天的光阴?心中暗暗发誓:从明天起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工作。
笔者完成了5年的PhD生涯,在几乎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下度过了5年自由发展的人生。以下是我对于如何在宽松环境下让自己不进入天天颓废的状态的思考。
每天工作两小时够了吗?
这里的两小时,并不是机械劳动的两小时,也不是处理日常杂事的两小时,也不是加班返工处理昨天犯下的错误的两小时,而是真正的,完成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工作的两小时。这两小时可能是写一段新的代码,完成一篇文章的构思和提纲,与同行进行深入的交流获得新的行业信息,阅读一本有价值的著作让自己学到新知识,阅读一篇论文了解别人的新工作。
我并不是否认机械劳动的价值。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有很多工作依然依赖人类的机械劳动。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脑力工作者,且你发现自己有大量的时间花在重复劳动上,那么,这样的工作有巨大的优化空间。
在我的文章《人的贡献和无限游戏》中,我提到了我们要把自己的工作当做是一场“无限游戏”。只要我们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过往的工作就会一直跟随着我们。所以在任何时候,一定要追求工作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低质量的工作最终会反噬我们,导致自己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更正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这样的情况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常见,例如有的人会为了追赶学习的进度而对于一些基础知识不求甚解,最终发现自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理解一些高深的知识。倘若能够多花20%的时候巩固基础的知识,后续的高级内容就会容易得多。
有多少人每天工作超过两小时?
按照我上面的定义,我敢于下结论,能够完成每天高效工作两小时的人并不多。绝大部分大家眼中的“奋斗者”,可能每天的工作时间还不超过1小时。你的老板,你的导师,你的父母,那些平时教导你要努力工作的人,他们自己也鲜有能够做到每天工作两小时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看似很努力,也很繁忙,最终几乎没有产生可以拿出来与人交流的成果的原因。如果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一场“无限游戏”,那么便不会自我欺骗,假装忙碌,而是真正地思考如何更好的利用自己每天有限的工作时间:2小时。
“永不放弃”
晚上8点钟了,你发现今天自己看了几集电视剧,与朋友聊天八卦,吃了几顿饭,玩玩手机,玩玩电脑,什么事也没干。这一天可能就要这样过去了吧?“我明天一定要好好学习!”你这样告诉自己。在这里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你并不是一个人。相信我,你周围的朋友中10个有8个都是这样度过他的一天的。
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这个学期我什么都没有学,作业也落下了好几次,唯一做的几次作业几乎都是“借鉴”着某位学霸的作业才完成的。这下我完蛋了,这次考试我铁定不及格了,我就等着补考吧。我依然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你并不是一个人。相信我,你周围的朋友中10个有8个都是这样度过他的一个学期的。
面临这样的困境,我想要给各位的一句忠告就是:“永不放弃”。任何时候开始行动都不晚。现在已经是晚上8点钟了,马上起床到电脑面前开始工作/学习,两个小时后,你可能超越了你周围80%的人。后天就要考试了,从今天开始学习,翻开书本的第一页,这两天中复习24小时,我有信心,这样的你已经超越了大学考场中80%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大部分人并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已经8点了,他们就放弃了今天的工作计划,直接在床上躺到了12点,幻想着明天的自己一定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后天就要考试了,他们索性直接放弃,继续打开电脑在DoTA的世界中了却残生。须知工作/学习的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打败周围80%的人,我们就是成功的。
为什么我敢于下这样的判断?因为我就是这样度过了自己的大学四年,并且我从香港大学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继续来到芝加哥大学进行PhD的深造。也顺利地完成了5年博士的学业。可能有的读者会说,这个作者一定是在装逼,他可能是一个脑子特别聪明,工作特别高效的人。我不会否认这一点,对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我有充分的自信。但是各位读者要知道,无论是香港大学还是芝加哥大学,能够进入这里学习的学生都绝非等闲之辈。通过我与周围同学的交流,我发现自己的智商和工作能力绝对没有过人之处,完全是平平无奇。可见无法对时间的浪费并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永不放弃的精神依然可以支持你在竞争中不落下风。有一句名言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而后是现在。”这句话便是告诉我们要“永不放弃”。很多时候,只要自己还没有放弃,就已经打败了周围80%的人。
不要偷懒
我是一位程序员,所以我的工作天然地就是要“自动化”任何事情。但是有的时候我也会偷懒,例如我要对一个模型的不同参数环境进行实验。然后我就开始手工输入各种不同的参数,一个一个地运行实验,在实验结束后工工整整地抄写到我的实验报告中去。有的时候实验的参数越来越多,渐渐地,各种排列组合的情况高达上百种,但是由于惯性,我依然在手抄我的报告。理智告诉我,我应当“自动化”这一过程,自动尝试所有的参数组合,自动收集实验结果产生报告。这件事并不困难,但是懒惰会阻挠我的前进。在某一个时刻,我彻底崩溃了,然后我花1个小时写了一个程序,从此高枕无忧,一键运行所有的实验,一键整理所有的实验结论。下次有了新的实验要做,或者是到了下一个不同的项目,我可以重复利用我的劳动成果。
这样的“1小时”,可以计算入我们的“每天工作两小时”中。抄写实验报告,没有资格进入“每天工作两小时”。这样的“1小时”,产生的是未来20小时,甚至100小时的收益。
我在这里举这样一个案例,就是要告诉各位读者,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工作进入了某种机械重复的状况,那么一定不要偷懒,积极寻找跳出循环的方法。即使与懒惰和惯性斗争有那么一点点的艰难,即使今天的工作进度受到了干扰,也要毫不留情地跳出去。毕竟我们的人生是一场“无限游戏”,我们的目标永远都不是为了完成自己心中某个虚拟的“deadline”,也不是为了明天给老板展现一份“半成品报告”,我们的目标是不断完成自己真正要完成的某项作品。如果你的老板痴迷于你的半成品而不愿意在投资更遥远的未来,那么你的老板可能也有一个bug,请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他。
给自己的一天增加几条“公理”
我喜欢给自己的生活添加一些“公理”。之所以称之为“公理”,是因为这些规则无法被挑战,在任何情况下必须遵守。“公理”可以作为支撑我们工作的某种信念,让我们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下面是我目前给自己定的几个公理:
- 每天工作2小时
下面是我想要尝试加入,但是还没有勇气加入的公理:
- “在吃任何一顿饭之前,思考自己有没有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资格吃饭。”这条公理的由来在于我观看“荒野求生”类的节目时,发现人在荒野之中为了每一顿饭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寻找食物,钻木取火,然后才有可能吃饭。有的时候甚至几天都不能吃得上一顿饭。相比之下,食物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来得过于容易,我觉得有必要付出足够的劳动来交换食物。当然,这里的劳动并不是真的要去捕猎或者生火做饭,而是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付出足够的,让自己满意的劳动,以换取下一份食物。
总结
我写作这篇文章的目标是想让每个人能够高效地利用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如果能够带着思考去工作,每天两小时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工作量。当然很多时候我们无法保证自己工作的效率,所以每天工作4小时,甚至6-8小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千万不能满足于每天繁忙的表象,而是要深入思考,自己的工作是不是还有优化的空间?
另一方面,也不要因为自己虚度光阴而懊悔,甚至放弃。需要知道,如果你能够每天高效工作两小时,已经可以打败很多身边的“奋斗者”。不要被一些“成功人士”的“奋斗经验”而迷惑,相信我,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做不到每天工作两小时。
褚则伟
9/26/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