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

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周作文第150期“矛”。

矛和盾都是兵器。矛是进攻武器,样子大概类似于抗战时期少年儿童团手里的红缨枪,一个长长的木棍,一头镶嵌固定上金属尖头,通常是四棱尖头,持矛人握住另一头,刺杀敌人。毫不夸张,那尖头能够刺透敌人的胸膛,所以矛自然是越锋利越好。盾是防守武器,它的样子最早大概是一块木头,后来是一块铁皮。朝自己的一面又手柄,士兵握住手柄,用它抵挡敌人刺过来的矛或者砍过来的刀。盾自然是越厚实越好。

韩非子注意到这个问题,于是写了一篇寓言叫《自相矛盾》。说一个楚国人在集市上卖矛和盾,他为招徕顾客,大喊:“卖矛了,卖矛了,我的矛无坚不摧,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拦它,即便是最坚硬的盾牌,也能够被它刺穿!”

过一会儿,他又拿起盾牌,高喊:“卖盾了,卖盾了!我的盾牌坚硬无比,能阻挡一切利器,即便是世界上最锋利的矛也刺不穿它。”

楚人喊得得意,觉得自己很聪明,却不曾想他无意中制造了一个成语。路人甲听着他的叫卖,心下暗笑。问他:“来来来,看看你的矛。”

楚人高兴地拿起矛递给他,“买一个回去吧,它锋利无比。”

路人甲笑笑,“再看看你的盾。”

楚人更得意了,“这个了得,它可以保护你不受伤害!”

路人甲问出最关键的问题:“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楚人愣在原地,竟然无法回答,这个我怎么没想到?这完全无法解决啊!也无法自圆其说啊。围观的看客都哈哈大笑,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于是自相矛盾便成为形容人说话做事前后不一,毫无逻辑的成语。

得感谢韩非子,如果他不写这则寓言,我们现在用什么词来形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双方关系呢?

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工作中,你和领导一定是一对矛盾,他要求你能力强多干活少休息工薪低,而你呢自然希望工作轻松,工资多多。你和同事也是一对矛盾,同事希望你任劳任怨好相处,你当然希望同事最好把你的工作也干完。家庭里,更多矛盾,夫妻、父子、母女、婆媳、翁婿、姊妹。社会上即便是陌生人,也会存在矛盾。可以说我们就生活在矛盾中,抬头重重矛盾,低头矛盾重重。事实上,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毛泽东主席著名的《矛盾论》,说矛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矛盾也分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当然,毛主席是在分析世界形势之后总结出中国社会存在的矛盾,并倡议全社会关注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抗日战争。

重读毛主席的矛盾论,对当下生活大有裨益。比如,你生活中遇到一个问题,有两份工作,一份工作轻松,离家近,工资低;一份工作繁忙,离家远工资高。你会怎样选择?

那就要分析你当下的主要矛盾。是家庭更需要你照顾,还是家庭更需要你挣钱?弄明白这个问题,就知道该怎样选择了。

矛盾无处不在,矛盾让人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楚国与邻国发生了战争,楚王大购兵器、机械,以分发给新添兵勇,因此,楚国城中兵器行生意日益兴隆,许多人都靠卖兵器而发...
    今夜有风3阅读 578评论 0 3
  •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他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古时候,矛和盾都是作战用的武器。矛用来刺杀敌人,盾则用来保护身体...
    c罗vs梅西阅读 418评论 1 3
  •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他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古时候,矛和盾都是作战用的武器。矛用来刺杀敌人,盾则用来保护身体,以...
    本路口阅读 890评论 2 70
  • 原文: 自相矛盾 《韩非子》 楚人有嵩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
    纷至沓来阅读 728评论 5 44
  • 说实话,昨天晚上趴在电脑前改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也对自己的设计充满疑惑:这样设计到底行不行?我不知道。不知道那就试一...
    静默如迷阅读 2,129评论 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