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是当前关于茶最为全面的论著,但是陆羽在书中却对云南普洱茶只字未提,点解?
陆羽所著茶经中大部分内容来源于其自身游历,当时还被称为南诏国的云南曾在公元752年大唐兴兵二十万由李密领军征讨,后李密大败,被俘自杀,紧接着是著名的安史之乱,此时的陆羽27岁,开始游历。公元784年,大唐与南诏国建立外交,简单计算一下陆羽此时已经是70岁左右,不可能再到云南来并且把普洱茶写进茶经。
也就是说陆羽在游历期间正值云南与大唐的决裂期,他完全错过了到云南普洱的机会。
什么是古树茶?
古树茶概念的兴起源于2007年普洱茶的崩盘,没办法,市场还要生存,不得不提出普洱茶越陈越有价值的概念,于是催生了古树茶行业,严格说树高超过100米才算古树(惊了),2021年普洱茶的崛起确确实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古树茶概念的提出。
守采——顾名思义,守在一棵树下面等着采摘鲜叶。守采是商业文明还没有达到一个高级别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守采的茶不一定有多好,只是真,你自己能放心,所谓知根知底而已。
拼配——拼配是一种很常见的做茶方式,就是把两种或多种茶料混合压制成一饼茶,区别于纯料。但不要迷信纯料就比拼配高贵,拼配茶只要料好,加工工艺不差,做出来的茶也可以比纯料好喝,因为拼配茶完全可以根据当下市场的口感去糅杂香味、韵味、口味等等来制作出一饼好喝且有价值的生普。
单株——茶料全部来自于同一棵茶树。按商业模式来思考单株这种形式的存在并不合理,同一棵树采不了几公斤鲜叶,产量和效率都很低,关键是还不一定就比拼配茶好喝。只是一种宣传手段或者说噱头而已。
古树纯料——一个不能说伪命题的伪命题。古树纯料当然有,但是囿于极低的产量(薄荷糖一共38棵树、冰岛年产也就几百公斤),这种形式的茶普通人根本没机会接触。但是广义来说比如布朗山纯料,这里布朗山涵盖了一整个乡或者一大片山的概念,他也可以说确实是布朗山纯料,没有骗你,就是偷换了概念而已,没必要较真。
高杆古树——10米以上的古树茶。认知范围内的高杆包括薄荷塘、曼撒等地在内恐怕全部加起来年产也没有一吨,但市场上动不动就是成吨的高杆批发,确实令人恐惧。
本文完全是学习笔记,非原创,大部分来源于知乎中经过考证的观点,仅供学习了解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