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部电影历经数十载,长期霸占了影史第一的位置,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任凭雨打风吹,从未跌落神坛,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未过多久,安迪尝试接近囚犯中颇有声望的瑞德,请求对方帮自己搞来小锤子。以此为契机,二人逐渐熟稔,安迪也仿佛在鱼龙混杂、罪恶横生、黑白混淆的牢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求生之道。他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帮助监狱管理层逃税、洗黑钱,同时凭借与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间也渐渐受到礼遇。
表面看来,他已如瑞德那样对那堵高墙从憎恨转变为处之泰然,但是对自由的渴望仍促使他朝着心中的希望和目标前进。而关于其罪行的真相,似乎更使这一切朝前推进了一步……
刚进监狱之时典狱长诺顿要每个人“把精神交给上帝”,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精神交出去的时候,那便失去了灵魂,禁锢的不再是身体,而是心,“体制化”的布鲁斯便是这样。就像瑞德说的,肖申克监狱是布鲁斯唯一认识的地方,在这儿他是个重要的人,是个有教养的人;在外面布鲁斯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假释出来的囚犯,每个人都可以教训他。
与布鲁斯截然相反的当然就是安迪。安迪知道自己本不属于这里,因此他无时无刻不向往自由,甚至可以说安迪这二十年来从未被关进来过,这也就不难理解安迪在肖申克监狱中的所作所为,确实是态度决定一切。就像一潭死水里冲进来一条金枪鱼,安迪一点点的改变肖申克,从一开始的改造图书馆和《费加的罗婚礼》,潜移默化地影响里面的人,到最后把看守长和典狱长全部搞下去,肖申克被安迪的希望彻底改变,前者是坚信,后者则是必然,希望在人的身上释放出不可思议的威力
这部《肖申克的救赎》于1994年10月14日在美国公映,票房惨淡,获得七项奥斯卡提名,最后颗粒无收…
但是,若干年后,它却在IMDB收录的200多万部电影中脱颖而出,被网友评为TOP250中的第一名。
与此同时,它也在中国豆瓣电影的TOP250排行榜上名列第一,就在前几天,它的豆瓣评价人数超过了100万人,在这部神作面前,中国观众与美国观众达成了空前的共识…
这个世界只有一部《肖申克的救赎》,当然你可以说还有《越狱》。不错,“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Michael在实践这句话的同时,也表明了一种态度,他们都是为了无罪而做的努力。如果制度完善到没有冤案,他们也就不会出现。是因为社会没有关注这个方面,所以他们才会浮出水面。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样,也没有无缘无故有的反抗。 我想我会永远缅怀老布出监的忧伤和孤独,那是被忽略的一个群体的无声的抗挣。阿瑞和老布以同样的孤独而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这是希望所迸发的力量。
如果,你要在这伟大的一年中,挑出最好的一部电影,绝大多数观众都会挑出《肖申克的救赎》。
虽然它当时的票房只有2834万美元,而它的拍摄成本是2500万美元;虽然它连女主角都没有;虽然它没有拿到任何一个重要奖项…
影片流传几十年。每个人都感受到影片带给人的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自救,也可能救人,只要你愿意。影片结尾出现的大片蓝蓝的海水,与监狱的压抑成鲜明的对比,那是我所见过的最耀眼最舒畅的蓝色,那是自由的颜色。当你跨越你所认为的不可能,你也可以拥有你生命中繁华盛开的美景。
纵观世界电影史,只有《肖申克的救赎》真正做到了:让无力者变得有力,让悲观者能够前行,让志得意满者心生敬畏,让没脑子的人开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