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许有
南市是一个县级市,全县人口120万,城市人口20万,农业为主,南市人民拥有一个盛产鱼、虾的内陆湖,无数座能产出石料、山珍野味的大山,南市人民只要勤劳勇敢,填饱肚子是没有问题。
许有父母都是南市水泥厂工人,先后生了两个女孩,一直盼望男孩,1968年水泥医院,许有落地,他父亲许大松了一口气:终于有儿子了!于是就有了“许有”。
许有小、初、高都在水泥厂学校,他语文特别好,表达能力强,普通话标准,但是十年学生考试除了语文,其它课很少有超过60分的。
许有天生一股拼劲,打架很有技巧,小学没毕业就成了水泥厂学校的大哥,经常带着一帮小弟逃学捕鱼捞虾打鸟。为此许大经常揍他,揍过后再买肉给他吃,时间长了,也懒的揍了,省点肉钱,由他胡闹。
1984年许有高考结束第二天早上,许大喊住正要出门的儿子:“有,说个事。”
“爸,您说。”许有笔直的站在许大面前。
许大看着面前身高1米8,面红唇白,浓眉大眼,神彩飞扬的小伙子,心中又是自豪又是难受,人生啊,难得十全其美。
“有,大学你是肯定考不上的,我考虑几年了,给你两条路,一是我提前退休,你顶职;另一条路是我在水泥厂边租个房子,开个小卖部,你送送货卖个日用品能过日子。”
“爸,我的事我已经想好了,你安心上你的班,烧你的大炉子,我当兵。”
“你敢,老子打断你的腿。”许大发火,“从现在开始你哪都不许去,就在家呆着,我退体,你顶职。”
许有转身回自已房间,关门睡觉,谁也不理。
最终许大屈服,年底许有入伍,部队位于北方。
随后15年军队生活,让许有真正成长,部队生活让他如鱼入水,先是宣传干事,后又考入军校,现在已是一名营长,妻子青梅是水泥厂从小玩伴。
刚当上营长不到半年,妻子来信,父亲许大肺部查出问题,必须住院手术,母亲糖尿病致使腿关节肿大,眼睛基本上看不见,女儿才三岁,她一个人实在承担不了。
许有抽完两包烟,决定回家。部队领导挽留不住,摇头叹息同意。
许有的工作安置在南市建设局,一年后南市机构改革成立南市城管委,他被任命城管委副主任,同时任环卫处主任,副科实职。环卫处原身是南市清洁队,南市城区东西、南北共有8条主要大道,30多条主要小街小巷。分布着200多个清扫工人,加上垃圾车驾驶员保洁工等有300多人,管后勤行政人员也有30多人,这在南市也算是一个宠大的队伍。
许有初到环卫处看着花名册成串成串的人名,找到点兵排阵的感觉,幸福从内心升起。
半年后,脚后跟都是冰凉的。
先说说钱,全年总经费100万,除去近400人工资账上还有10万不到,机器小坏、垃圾车小毛病工人能鼓捣好,扫帚秃了、汽油烧光了鼓弄不了啊,要钱啊,于是工资就发不出来,工资发不出来后勤行政人员还能商量商量缓缓,工人可不答应了,300多个清扫工人基本上都是临时工,一个月工资加班费只能拿到220元左右,家里都指望这吃饭呢,于是环卫处办公地点三天二头成了菜市场 。
再看看办公地点,财务、工会、办公室、保管室、业务室等等总要坐下来办公吧,没地方啊,还好申报成功建一座垃圾中转站,垃圾站的高度正好是三层楼高,设计的时候让机器从房间中部插入,围着机器上下两层隔成8间办公室,每间10平,二楼三间,三楼五间,五间中有两间没隔,必要时可以开个会,开会时人少还好,人多要直着嗓子喊,才能压下工人们的交谈和下面机器运转声音,一年四季门窗都不能开,垃圾味道太重,有时许有感到骨子里都吸进去一股臭味。
二十几个人塞进去了,厕所的问题又来了,男女共用底层一个蹲坑,早上吃饱喝足,10点左右都要解决问题,好了,排队,遇到工会薛主席夹一叠报纸进所厕,脾气好的自觉到处找厕所,脾气爆的一脚踢烂门板……。
于是,许有隔三岔五修门、沿街寻厕所找人。
再后就是具体工作,每次开会,大家都滔滔不绝吐沐星四射,东一句西一句全是好经验,可就是没有一个人能整理出一篇文字的东西。
办公室老王理直气壮的向许有表白:“字都认识,就是组合不到一起。前几任领导都是自已写,我们负责排出来,交上上去。”
可怜的大哥许有,只能亲自上阵,一边排文字一边从心底再次感谢部队培养。
钱啊,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