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格物是:《心经》里远离颠倒梦想,致知:究竟涅槃。文中表达:致知是至高境界的智慧,最高境界的知:叫“正遍知”,正遍知跟致知其实都是无所不在、无所不有的宇宙智慧,那也叫般若是大智慧。
目前自己还是停留在知识层面,还未证的这样的境界,当然啦。未入道何来境界。
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三维的知识学的越少,对大智慧的生发越有帮助,而那个觉知的点是得心上练,在事上练。
比如:在家庭中女主人的第一是要务调节家庭风水。这里跟人的内心一样从内而而外的调节。内在于女主人的心境。是否有五jing。
净,静,敬,境,镜。
以上是作者在对话中的解读。是老师的觉悟和科学语境转化。
就自身而言,现在的状态更加接近家:自己,先生,孩子。
首先净:随时随地保持净,纯净的思维,从内在觉察外相,调整自身的风水。(这个世间的人事物都与地水火风关联,具体为什么,还不清晰)
净是静的第一步。纯净的心灵投射出的一切都是纯净美好的。明了了二维是三维投影的相。用刘丰老师的例子表述:手是三维的手的影子是手投影的相。能左右影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手在变换手势,这就是一切都得从投影源找,投影源是什么?就是手。
静:定是静的第一步。修定是入静的源。
敬:古今中外先贤哲人,所有大家都持有一颗恭敬之心,敬天爱人。也是就是《大学》所述的亲民,爱人:先从家人做起,敬重父母长辈。敬天:从小(6岁前)跟随外婆长大,外婆是佛家子弟,从小跟随身边受其诵经念佛的熏陶。我也取其精华敬之,暮年之际还在叮嘱我们这些后生敬天爱人。敬天爱人当从身边人起修。
境:心能转物,心境高远,定静中:戒,定,慧(定,静,安,虑得)整个家的磁场是由女主人把握,运营而来。因此,有许多网络文章也提到,家是最好的道场。说的是女主人对于家的氛围的营造的重要地位。
最后镜:心理学里的镜像投射,科学语境里的投影源,苏东坡与佛印对话:佛印是屎,佛家的众生皆我相。都恰到好处的描述了,一切都是内在的投影。你是什么样的,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这看似高深的表达。用育婴界一个非常简单的情景相得映彰:一位妈妈,对着6-7个月的宝宝笑,宝宝也开心的笑。妈妈,又一转冷漠无表情,宝宝开始不安,深情焦虑。妈妈突然表情一转,显现愤怒的表情,宝宝立刻大哭。
这个“镜子”的案例非常恰当的映射了母亲在家庭良好环境建构中的核心地位。妈妈开心,全家开心的作用,淋漓尽致的显露。
因此:致知的践行在于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知行合一。
坚持笃行
悟道起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