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没有金庸

金庸仙逝。上淘宝,本以为多少会有什么变化。但没有。

上海虹桥商务区,依然商意浓浓,小资漫漫。大家不知道金庸吗,没有读过金庸吗?

肯定不是。而且应该很多人还很感激金庸。但为什么没有表露?

因为上海没有金庸。上海是一个商业大于一切的城市。哪怕你有再多的乡愁哀怨、温情脉脉,在这里只要跟商业没关,都会被封闭起来。或者会一闪而过。

李咏是这样,金庸也是这样,甚至其他太多,例如外滩踩踏事件。

上海就是这样,精致到油腻,不允许在情怀、缅怀、纪念一类上面花太多事件和精力,除非跟商业紧密挂钩。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里是十里洋场。洋场及要有洋场的排场和阔气。而排场和阔气都是需要金钱做之城。可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因此在上海每个人都觉得自己钱不够,努力在寻找机会,无暇其他。

都说上海人喜欢斤斤计较,不能吃亏。原因也是如此。寸土寸金的情况下,哪怕是我摆放的没用的东西,别人动了都是多我领域的侵犯。而今天的吃亏,就意味着明天的失败。因此没有人愿意让步。

上海有上海的体系。牛的人发展好了,将上海作为跳板去了国外等其他地方。差的人直接回老家乡下。最后留下的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结果洋洋得意中,不乏牢骚。而这又是上海人的另外一个特征。

上海没有金庸,不是金庸先生的过错,而是上海的悲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海赋》 木心 画家,作家。浙江乌镇人。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八十年代初定居纽约。主要著作有散文集《琼美卡随想...
    江南跛叟阅读 1,737评论 0 5
  • 经历了接近两月阴雨未晴的日子,终于见到几日秋天的暖阳。绵绵的小雨,总给人湿答抑郁的感觉。突然的阳光让雾都山城豁然开...
    城南旧事LL阅读 640评论 1 6
  • 第二大组第三小组 金海锦 10月13日分享 今天是在沈阳学习家庭指导师第一阶段课程,到家后的第六天了,由于种种原因...
    金海锦阅读 200评论 0 0
  • 盛夏的午后,三点半,酷热,微风,停了电,本来就局促的村小,一时间更是无处可逃。 孩子们却是不怕,硬是在树荫下玩耍,...
    湍河故事阅读 236评论 2 4
  • 01 “啊,好无聊,好无聊,怎么会这么无聊。” A伸着懒腰,坐在椅子上咆哮。 “那你就多看点书咯,不让去睡觉。” ...
    黄白小阅读 401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