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的时刻,本该是睡觉的好时间,但是在睡意还没有袭上脑意识的时候,平日里不被觉察的思绪便趁机占据大脑——就像老鼠一到夜里便在厨房的每一个角落上蹿下跳,兴奋且活跃。我想安抚这股激烈的思绪如同我想消灭厨房的老鼠一样,迫切却又灭之不尽。因为这完全违背了我的主观意识——希望尽快入睡。
我越是打压这股思绪,它就越是反弹——之前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记忆、画面)作用于脑海,然后便越来越多。就像时光放映机一样,它不断的倒退,退回几天前,一个月前,刚开始它倒退得很慢,后面逐渐加快。我知道我完了——想要早睡的愿望落空了。这部时光放映机随着它不断的倒退,我内心对自己人生的荒诞感也随之加深,而除了荒诞感以外,还有一种同样令我难受心慌的感受——堵的慌!
这两种感受,前一种是对过往人生经历的感受,虽然二十几年的生活并不丰富,更谈不上经历过什么大事重事难事——毕竟生死之外无大事。但荒诞感的确是真的。也许这在于人无法预测自己的命运——五年前的自己能想到现在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吗?能想到自己会在什么地方和谁交朋友,做什么工作吗?也许我们可以做出设想,但现实总有差距。同样的,我可以想象未来的五年,自己又会在哪里,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我可以做好规划,立下目标,然后努力实现——但是这个过程中,谁也无法保证一定能够实现,因为我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所谓“尽人事听天命”便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堵得慌这种感受?当我的思绪从过去回到现在,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和状态还有那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堵得慌”便积郁在心中无法散去。它包含了对当下(自己)的不满,以及随之而产生的焦虑。也许这和过去的自己有一定关系——过去的经历塑造了现在的自己,这句话很为大众接受。当我们把原因特别是不好的原因归咎于过去,似乎就能为现在的窘状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理由,似乎我们的心便不再为此受累。然而并不是。如果仅仅只是满足于用过去作为借口,那我将再无进步的可能。所幸这不多的二十年经验告诉我,任何借口和悔过都没用,尽管它们常常在我最脆弱的时候袭击我(比如现在),我也没有被击垮。那么,不要阐述空无意义的说法,用你的认知和直觉告诉自己,堵得慌要怎么办?——承受住它。然后理性的做好当下应做的事。要有承受住糟糕人生的心里准备,要设想可能最坏的结果,然后一步一步的,努力走到远处,能走到哪就走到哪,走得远不要窃喜,走得近也不要气馁,因为你随时有可能倒下,人是这样的脆弱和渺小,你要做的就是在你还在呼吸的时候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孤独的,不要想着寻找同伴,尽管你可以选择一种并不孤独的生活方式。但只有你自己明白,孤独就是你的选择,至少目前是。
荒诞感还有发堵感,是我很早便体会到的两种感受,而我还在学会接纳它们,或许人生就是如此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我晚上迟迟睡不着,便会在手机备忘录上打下这些文字,时间久了,它们也就成为我无法入睡时的一种方式,一种安抚、梳理和记录此时思想流动的方式。它渐渐成了我对抗失眠的武器,我的心也得到了平静。通常这个时候,我的手指因为不停用力敲打屏幕而有点微微酸软,手肘因为一直弯曲也有酸软感,眼睛因为近距离盯着手机屏幕而感到疲累,甚至于我的整个身体还有头部在这个过程中一直保持一个姿势。所以,在我放下手机拿起枕边的充电器给它充电然后准备入睡的时候,往往很快便能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