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和闺蜜一起偷着在课桌底下看《如懿传》,犹记得,那时候,还是连载,还不知道结局是什么呢。
我们笑着说,一定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并不是。兰因絮果,年少的情意,早荡然无存。
提起《如懿传》,不得不想起他的姊妹篇,《甄嬛传》。
突然觉得,纯元和如懿的境地很类似。
我想了一下,如果如懿走的很早,乾隆会如何?
应该也如雍正一样吧,从今往后,爱的人都有你的影子,你走之后,我爱的人都像你。
可是,如懿活的很久。
她和乾隆少年相识,青梅竹马,成为他的侧福晋。
他们一起经历了好多,乾隆一直说,“你做皇后,我们在一块。”
他们在一起了,可是,怎么一切就不同了呢。
因为,少年心意,那时候很多事物还没有显现出来呢。
纯元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形象,容貌美丽,甄嬛的容貌和她相仿,歌声动人,安陵容的歌声有她三四分的神韵,精通乐器,端妃的琵琶是她教的,心底慈爱,槿汐多年后依然记得她的恩德。
这是童话里走出来的公主吧。
后来我想,有多少,是雍正“情人眼里出西施”,众人顺情呢?
后宫中美艳女子多的是,各花入各眼,纯元的容貌,总不至于一枝独秀。
至于特长,皇后的书法,医药,纯元并不会。华妃会骑马,射猎,纯元也不会。安陵容会刺绣,调香,纯元应该也是不会的。
只能说,正好她那些特长,是少年的皇帝喜欢的。
皇后后来后悔了,“真应该让陛下看看姐姐老区的容颜。”
老去的,何止是容颜?
《蜗居》里有句话说的最好,男人哪,年轻时候需要垫脚石,中年需要强心针,老了,需要拐杖。
纯元不懂如何管理后宫,她那时,和只是王爷的雍正花前月下,自然不用管这些是是非非。
等雍正称了皇帝,又该如何呢?
前朝乱,后宫乱,纯元还在问,“陛下是否想听琵琶?”
估计早就厌倦了。
他们那时候青春年少,正在最合适,也是最浓情蜜意的时候,身上的有点被放大,缺点,却无视。
《知否》有句话说的最好,嫁人,是和他的最低处相交。
纯元的最底处,就是她只是一个普通女子,但是,雍正却用美颜滤镜把她看的太好。
他将来,一定会失望。
如同乾隆和如懿。
终究,死生不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