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infp的必修课,不是绞尽脑汁思考如何进修和努力成为咨询师,而是如何活在当下,用眼前力所能及的事去表达调停者天赋优势并从中获得滋养。
infp天生的治愈属性和心理学家人格,造成的最大误解是,非常多infp立志要重新进修心理学,非得从事咨询工作不可,然而这种决心和志向面临巨额学费和长期投入的现实门槛时,不得不望洋兴叹,一门心思想着成为咨询师却又不能,从而自我内耗,抑郁寡欢,变得神不守舍。
因此,每位infp都要消除这一狭隘的偏见,infp的心理学家、治愈系和疗愈型人格,它并不仅仅包括适合和擅长心理咨询和心灵的疗愈,其根本的内涵指的是,infp全身上下都散发着治愈的气息。
比如说,infp在长相上极具少女感和少年感,在声音上天生富有治愈属性,在言谈举止上很少带有攻击性,包括小到很少会打断别人讲话,等等。因此,不论从事什么工作,看外表和谈吐,infp比任何类型人都更容易让顾客放下防备,莫名其妙地选择信任infp。
除了外表,从内在价值观角度上讲,infp信奉的绝不欺骗客户、认真为客户着想,这些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善举,真善美的天花板,本身就非常温暖和治愈人心,从而帮助infp迎来非常好的口碑,大家更愿意宣传infp给身边的朋友,而infp只需靠转介绍就能活得非常滋润和自在,赢得客户尊重的同时满足了商业化的需求。
也就是infp并不需要非得给自己安上一个咨询师的头衔、或者科班出生的背书,也并非非得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而是infp可以把心理学家、调停者、治愈系人格,用目前正在从事的工作去表现出来,这才是最根本的解法。所以每位infp的必修课,不是绞尽脑汁思考如何进修和努力成为咨询师,而是如何活在当下,用眼前力所能及的事去表达调停者天赋优势并从中获得滋养。
也就是infp的治愈属性,指的是每位infp个体其整体的这个自我本身,这种治愈的属性它一直散发着,而不是非得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最后就是活在当下,活在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当中去,这才是最治愈人心的事情,包括治愈infp自己。
每晚八点半-十点半,一网打尽infp转型自由职业系统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