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们很多人,曾经因为自己说话的方式和态度,无意之中给自己增加了不少的弯路。
这点,你意识到了吗?
今早的晨读,是日本著名的沟通大师斋藤孝的《你说话的温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他认为说话方式会影响思维,而思维决定成败。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怎么想,怎么做,与你的成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是在职场中,你的认知深度、影响着你说话的态度;你说话的态度最终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年轻的时候,由于缺少为人处世的历练,缺少合作共赢的体验等经历,导致你会多多少少走了些弯路。可是当你已工作了两三年、三五年的时候,若你的认知没有怎么提高,你的岗位、薪资依然没有什么改变的话,就要开始反省了。
那么,要如何做呢?
001 不懂,不确定就要问
我曾经向我的几位好友进行过“怎么样的下属你喜欢?什么样的下属你不喜欢?”的调查,被调查者有的是在世界500强里工作的管理人员,有的是某公司中高层的精英,他们无不雷同地总结出一个共同点:
①能搞定工作不给我添乱的下属——喜欢
②总是给我添乱又搞不定事的下属——不喜欢
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有一位下属,她经常和同事抱怨自己工资低,觉得公司亏待自己了,然后工作吊儿郎当,在上司面前也是一副“我就这样,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欠揍模样。
她之所以这样,我们可以说她目光短浅,也可以说她对工作环境和本身认知不足造成。这种想法若不改变,不管她去哪家公司,她永远没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人生的轨迹。
我安排给她的工作,常发生有滥竽充数的嫌疑。
我说:“这部分不对。”
她回:“这个我不会,不懂啊?”
“不懂你怎么不问?”
“不懂,所以不知道怎么问?”
……
居然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不懂,所以没有办法做好。
这样的下属,你会喜欢吗?
而且如果公司有裁员的机会的话,第一个不裁这种人还会是裁谁?
在知乎上看到过前瑞银投资银行亚太区副主席——陈嫦芬分享的一篇文《“我以为”是职场灾难的开始》,文中说到,对于经验较浅的职场人,建议应该寻找机会向主管求证,试着确认彼此间的认知差异以及降低误解发生的可能性。还提到,礼多人不怪,多探询几次,以逐渐理解上司做判断的逻辑,多问一句,多确认一次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就会少一点错误的可能性,这是工作上的基本纪律。
002 说话的态度,决定成败
如上面提到的那位下属,就算她不懂,如果她能认识到因为自己的不懂、不问,会给上司和工作带来麻烦,从而努力去寻求同事的帮助或上司的指点的话,我想,作为上司,都会耐心指导她要怎么做才会更加有效率。同时,她也会在主动的提问中,不断精进她的业务,从而还会给她制造更多晋升和加薪的机会。
机会,从来都是自己创造和把握的。
与你的上司在沟通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一种默契,这种默契会给你扫清很多工作中的障碍。因为你的上司会不自觉地给你加了印象分,如果一旦有升迁的机会,自然也会第一个优先考虑你。
003 谦逊的态度是关键
不懂,就要谦虚。谦虚能使万年船。
有一句话说: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贵人,任何人的贵人,都是他自己。
我们和同事、上司沟通时,尽可能地低姿态,毕竟是在寻求别人的帮助。
如果寻求别人的帮助,却又没有放低自己的姿态,那对不起,就算别人会告诉你,也是有所保留,而且,可能没有第二次。
有一种智慧叫低调。
读《李嘉诚的哲学》,其中李嘉诚先生说:“保持低调,才能避免树大招风,才能避免成为别人进攻的靶子。如果你不过分显示自己,就不会招惹别人的敌意。”
成功后的李嘉诚依然保持着谦逊的态度,拥有显赫的地位却没有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的架势。
说话的态度,由自己的认知造成。
职场如战场,对手永远打不败你,往往是自己的无知、傲慢、无责任、无目标、逃避、得过且过、负能量......打败了自己。我一直坚信真正打败自己的只有自己。
任何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自己。
在生活中,工作上,对于不懂的,我们就要问。以拜托别人帮忙的态度问,以谦逊的态度去问。这样,谁会忍心拒绝你?谁会不乐意帮助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