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第一天

新年第一天的早晨6:00,天本来还黑黑的,亮着的路灯、兴奋的人们和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的大红灯笼,一切都沉浸在喜悦中,农历2022新年的第一天,大家都赶趟似的早早起床拜年。

两三年前,因为没有限制放烟花,这跨年的夜呀!好像都没有合眼,那放飞梦想、庆祝新年的鞭炮声、烟花声此起彼伏。人们还你挣我赶的掐点放炮、煮饺子,就是为了那留传下的风俗:谁家起的早,鞭炮响得早,谁家新年就福气大。

农村里拜年是到大家族里各家去,先给堂前供奉的先祖们磕头,再给长辈们磕头,本家的人就会准备一些糖果、瓜子、水果、香烟之类的招待来客。如果是平辈份,就只给供奉的先祖们磕头。如果兄弟好几个,又是平辈份,就只去排行老大的家里给先祖拜年。

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广播也好,开会也罢,都在宣传新思想,相互拜个年,说个“新年好”就行啦,不要再沿袭“磕头”拜年。大家也都同意,也都说着:不早起啦!不早起啦!

新年第一天,大家依旧会早早起,前些年是四五点,现在是六点左右;不再放鞭炮了,保护空气;虽说流行串串门、说说话的方式拜年,可大家还是不太习惯,尤其是去拜年的家里,很多都是长辈,看到后辈们又要磕头,长辈们就会急切地招呼:不用磕啦!不实行啦!赶快吃糖!晚辈们就会一边磕头一边说:磕个吧,这一年一个头,给长辈磕一个不多。

大街小巷上,人来人往,一般都是一家子人一起去拜年,还有的是妯娌一块儿去,大街上碰到就相互问声:新年好!但家里是一定要去的。

各家各户的堂前门边、各神位的香炉前、车神前等,家里人都会早早摆放上红蜡烛、供奉上花糕、水饺和肉之类的贡品,等大家相互拜完年,天基本上就完全大亮了,再逐处烧几对元宝,告知神灵心愿,然后再撤贡品。

家里的贡品撤后,村里的婆婆嫂子们,又会结伴去村东西两头的庙里,给奶奶庙、爷爷庙送香火、祈福。从初一到十五,庙里的香火不断,求子、求学、求发财,保健康、保婚姻、保平安……人们在用最虔诚地方式祈福,也是在用最踏实的方式劳作、奋斗。

新年第一天的早饭都是饺子,老人说:这一年的第一顿饭,起得早,不饿也要吃一个,千万别第一顿饭就饿肚子。年轻人都嘻嘻哈哈,怎么听都觉得这话是笑话,笑着笑着都吃啦!为什么呢?这新年第一顿,吃一个爸妈就踏实啦!多吃点,爸妈就高兴啦!除了家人,谁还会在乎你吃没吃第一顿……这是爱的牵挂。

新年第一天,村内拜完年,大家都开始走亲戚去拜年啦!看看牵挂的长辈,见见平时忙只通电话的亲人,相互见见面,彼此说说心里话。

这个年呀!

就是放下疲惫、寻着初心、用爱修复的加油站呀!

就是拜拜先祖、见见爹娘、功名利禄皆不谈,只为寻着家乡味,说说心里话。

回到熟悉的土地、听着熟悉的乡音、吃着熟悉的味道、看着熟悉的笑容、听着熟悉的唠叨……

有一种力量为你而来,

新年第一天,

阳光普照,

出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1年2月12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是大年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自从成家立业与父母分开居住以后,每年的正月初一...
    冬月之恋阅读 743评论 8 17
  • 不知道有多久,都没有在简书上码字了,因为看到Emma 发起的日更挑战,脑袋都没想,说干就干,开始写吧。 今年因为新...
    海豚的世界_0820阅读 246评论 0 1
  • 对于国人来说,过年要数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才是有过年的感觉。 公历的元旦节虽然是真正意义上的两年相交,新年初始,但...
    昱虬阅读 512评论 5 7
  • 大年初一和往年一样一家三口在家待着那里都不去除非去楼下走走。吃完早餐打开手机发现武汉因为新冠封城了,不会吧,昨天...
    巴人下里阅读 255评论 0 0
  • 看着春晚步入农历2022年。一家三口在自家过年,轻松、愉快!清早在一阵电子鞭炮声中,我开了财门,请进了财神。这既是...
    金兰居士阅读 492评论 3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