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因飞机延误,我们一家三口抵达北京已是晚上八点。
去年我和女儿在北京游玩了六天,其间导游安排我们在全聚德品尝了北京烤鸭。一尝成瘾,从那以后,我和女儿对北京烤鸭念念不忘。
为了再次大饱口福,我们就近选择了京味斋烤鸭店。
进入店里,一盏盏红灯笼悬挂,映照出一派古朴典雅的氛围,烤鸭的香气扑鼻而来;服务员梳着辫子,一身古装打扮,微笑着热情地迎上前来。我飘飘然地,仿佛穿越进入了古代的客栈中,我想起了北京烤鸭悠久的历史——
早在南北朝的《食珍录》中已有"炙鸭"记录。元朝天历年间的御医忽思慧著书《饮膳正要》中也有"烧鸭子"的记载。
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御厨选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鸭,采用炭火烘烤,使鸭子吃起来肥而不腻、香酥可口。据说朱元璋能“日食烤鸭一只”,看来皇帝的食量也称霸天下。
后来,朱棣迁都北京,从南京宫廷里带走一些烤鸭高手,到北京继续烹制烤鸭。
由此可见,明朝皇帝的烤鸭情结不一般。也正因为皇帝的厚爱,烤鸭这一佳肴美味才得以流传下来。
到了嘉靖年间,烤鸭便从宫廷传到了民间。
1864年,“全聚德”烤鸭店挂牌营业,名扬京城,排行第一。杨全仁聘请了曾在清宫御膳房当差的一位烤鸭师傅,用宫廷的“挂炉烤鸭”技术烹制烤鸭。
鸭子不开膛,只在鸭子身上开个小洞,取出内脏,再往鸭肚子里面灌入开水,然后把小洞系好挂在火上烤。这样鸭子不会因火烤而流失水分、皮胀开又不会被烤软,烤出的鸭子皮薄且脆,外焦里嫩。同时炉子采用枣木、梨木等果木为燃料,明火烧烤,果木的清香徐徐渗入,细细品尝,烤鸭的香酥更别具一番风味。
从此,“挂炉烤鸭”便在民间推广,“北京烤鸭”取代了“南京烤鸭”,享誉天下。
当然,北京烤鸭的独特美味一半因为烤制,一半缘于吃法。烤鸭讲究吃法,一般有三种:其一,用筷子蘸一点甜面酱,抹在荷叶饼上,再往上面夹几片切薄的烤鸭肉,放上几根葱条、黄瓜条,把荷叶饼卷起来吃,这是最普遍的吃法;其二,把片好的烤鸭蘸着蒜泥、酱油吃,在酱油的鲜香中融入了一丝蒜的微微辣意,个中滋味也与众不同;其三,把酥脆的鸭皮,蘸着白糖吃,适合偏好甜食的人群。
我们点了国宴牡丹烤鸭一只和配料及几盘菜。我们最喜欢第一种吃法。烤鸭一端上桌,我们乐滋滋地取出一张又一张荷叶饼,又是抹又是夹又是卷,把一个又一个饱满的荷叶饼送入嘴里,细嚼慢咽,任由那夹带着蔬菜素香的酥嫩甜脆在嘴里肆意弥漫……良久有回味,始觉香如故!
时隔一年,再次吃上北京烤鸭,就此放纵自己一回,正如那首歌所唱:“吃在人命在天,亘古滔滔转眼间。唯席上,千年丰盛永不变……”
最后喝上一碗鲜浓的鸭架汤,我们心满意足又有些依依不舍地回酒店。
不舍是因为唯有亲自到店品尝,北京烤鸭才美味宜人。那些袋装烤鸭并不鲜美,失去了原滋原味。几年前,老公到北京出差时特地带回了几只袋装烤鸭,那味道差远了,尝了几口,我们便丢弃一旁。从那以后,我们不再买袋装北京烤鸭,我们只对新鲜的北京烤鸭情有独钟。
别了,亲爱的新鲜的北京烤鸭,何时才能再美美地饱食一顿?我不禁舔了舔舌头——唉,答案终究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