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又一次震动了我,它应该是详细论述了《正念的奇迹》的底层逻辑,即我们为什么要活在当下,是什么阻止我们总不能活在当下。
1,你不等于你的大脑。
我们的大脑只是我们的工具,但是我们过于相信它,把它的任何一句话都当真,我们的思维也在控制着我们,这也是我们不能活在当下而为过去愧悔为将来焦虑的原因。
发现我们的大脑始终在思考,它是不会停止的,这就是大脑的本能。它是很有用的工具,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是如果随时随地都在思考,也会让我们没有喘息的余地。
2,意识——摆脱痛苦的途径。
意识就是让我们去摆脱无意识的思考回到当下的途径。思维是意识的一部分,意识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自己正在被思维控制,从而回到当下。而当下是没有痛苦的。之所以有痛苦,是因为时间。我们的大脑是运用它的体验,对于过去或者未来做各种总结或者设想,这是痛苦的来源。
而当下即使是灾难,也是可以坦然面对的。
比如此时我正坐在监狱,依然可以保持心态安然,因为我和别人一样是坐在凳子上。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安放于当下的一颗心,让我们不安的是那颗心总是游离于现在之外,给我们带来各种不安。
事实上,我们不是时时都需要大脑的思维,而是意识到当下,去体验当下,关注我们的呼吸。如果当下是好的,未来也会是好;当下的是不安的,将要到来的那一刻也是不安的。
所以我们会想,有一天有了钱就幸福了,不可能。有了钱也不幸福。因为当下才是我们最能抓得住的。而让我们回到当下的就是意识,摆脱思维的束缚回到当下的意识。
3,深深地植入当下。
这应该在“正念的奇迹”里说得很清楚,当我们与现在合为一体,就会有专注的高质量的一段时光。这也是在《认知觉醒》里所说的身体做的事情和心里想的事情合而为一,这样我们就会与当下完全融合。
一位很成功的指挥说:不管我是在指挥一个乐队还是在剥一个桔子,都会全神贯注,这就是活在当下。没有做得不对的事情,只有不对的状态。
去体会我们的呼吸,体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时的各种感官觉知,体会我们全身的细胞的反应,体会我们的情绪和内在能量。
4,回到身体。
那么怎么植于当下呢?最简单的就是把我们看向外面的目光回到我们的身体里,看看身体里面发生了什么。观察我们的呼吸快慢,看看我们的腹部、头部、胸部都有什么反应。当有情绪的时候,就看着身体哪部分会发热,哪部分会疼痛,情绪是思维在身体上的显现,当情绪上来,那也是一种能量,看着它。
这也是瑜伽冥想,观察我们的身体,以及我们全身的细胞。
5,无显化状态的大门。
摆脱思维回到身体内部就是打了一扇无显化状态的大门。那就是开头那个故事里乞丐坐着的那个装满宝藏的箱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座宝藏,只是我们被思维所困没有意识到而已。
6,臣服的意义。
臣服不是懦弱地服从,相反,它是一种面对。它可以什么都不做,但这是一种没有任何对抗的行为,它也可以做些什么,这些的前提是没有对抗,没有消极,也因此,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