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心球练习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不少刚刚接触实心球技术的同学都存在一个疑问:我不学技术,就靠蛮力丢,感觉丢的更远。

单纯就目前成绩来比较哪种方法的好坏是很片面的,以下详细说明以下


两种投法前景分析


按照表格上的 分析来看,下腰式投法的前景是比力量型投法有着更好的前景,以及超越器械的可能,

但掌握其技术特点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伤病和不断怀疑的过程。只有到轻松自然使用它的程度,才能进一步研究出手角度和精确前冲距离的程度。

优秀的技术动作:


老王三次优秀实心球试投

唯一的缺陷是预摆不充分,预摆是没有屈膝,由小到大。


常见问题:

1预摆练习的时候,没有屈膝。摆动没有越来越大。造成预热不够(大多数人)


中锋威技术问题


2预留距离,不足。


林冠城距离测量

3三点触地问题,首先要明白膝盖和球长时间触地是合理的。考纲里直说了不要过界,和脚不能移动


老康优秀实心球(三点触地)

4手臂在最低点时的姿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臂最低要求是持球垂直于地面,后期力量强可以伸直以增加出手高度和速度,但不能内收紧靠近身体,

5发力上升阶段的是向前蹬而不是向上蹬。(考虑用下腰接蛙跳比赛,看谁跳的远)


陆嘉怡技术不稳定

6最后的发力不是使球更远的动力,球体是被做整套动作的惯性甩出手的,要寻找实心球的出手瞬间的被动甩出的感觉,这一点从高一丢排球的时候就要要给学生明确提出。


梁海燕技术不足的力量型



          实心球的成绩,取决于投掷者拥有好的技术,以及匹配该技术一定的支持力和爆发力。


钟楚静核心力量不足

真伪(爆发力不足)


        实心球的技术练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熟练掌握了技术,才能在考试中轻松自如的发挥出超越自身力量的是实力。

        如果技术不熟练,在做动作过程中,身体僵硬,动作不连贯,造成多次发力,效果就大打折扣。(若干反面视频)


化表三轮(上半身问题)

        但光有技术没有足够的支持力,一开始没有影响,但就长期超负荷,会导致腰部伤病,特别是瞬间爆发阶段,非常容易照成腰椎的病变。这是佩戴护具也没有办法避免。(若干反面视频)



没有挺胸振肩的投实心球

      建议练习重量从轻到重,高一用排球,篮球,高二上学期用1KG实心球,高二下学期用1.5实心球,高三阶段(暑假)才进入2KG的高考用球。

另关于考试过程中有一个疑问,腰带宽12CM,长度150cm,现在的皮质腰带基本都是在14CM左右,后期如果改装是个问题。

全部视频地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