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想写华晨宇呢?
很简单,被他的作品圈粉了。
先吐槽一下,《天籁之战》这个节目有点奇怪。明明有近90分钟的时长,每次却都给我一种“怎么这就结束了”的感觉?
《天籁之战》第一期的时候,觉得华晨宇唱的《流浪记》很好听。但是当时更觉得,是《流浪记》这首歌本身很好听,所以谁唱都好听。再加上同期莫文蔚的《大王叫我来巡山》表现得特别亮眼。
结果第三期的时候,一下子就被《我的滑板鞋》惊艳到了。
这首歌和第一期莫文蔚的那首《大王叫我来巡山》一样,大家对原版的印象都是搞笑。但莫文蔚和华晨宇却完全演绎出了完全不同的很惊艳的感觉。
初次惊艳,忍不住去翻了华晨宇的歌曲,结果又喜欢上了《Here we are》。
这是华晨宇为《使徒行者》电影版创作的歌曲。我一直接受不来说唱,但《Here we are》说唱部分的歌词很不错,我还蛮喜欢的。
其实,我对华晨宇一直都有印象,但这个印象不是基于音乐。
我第一次看到他,是在《快乐男声》里。
他唱了一首没有歌词的歌。当评委的尚雯婕很激动,两个人完全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尚雯婕坚持让华晨宇晋级,最后,华晨宇获得了那一届的冠军。
但我后来没有再追这个节目,所以华晨宇到底怎样有实力,我是一点也不清楚的。
再后来一段时间,华晨宇招了很多黑。尤其在《花儿与少年》里,被很多人嘲为“巨婴”。
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张狂或者乖巧,我觉得都是很正常的。尤其对于在某个领域有特长的人,对人际交往的那一套往往表现得很迟钝,或者不屑为之。
对于不了解的人,第一印象格外重要。镜头凸显并放大细节,而且,观众更容易对镜头里的明星苛刻。
话又说回来,一个年轻人怪一点,又有什么错。不讨好这个世界,正是年轻人的特质啊。
明星要有“真善美”的形象,所以要在镜头之前表演好自己。但我想,华晨宇并不是想当明星。
他一直在做音乐。
翻了翻他的作品,2013年出道至今,一直都有原创作品在面世。
众所周知,国内的音乐环境很艰难,原创败给了盗版和网络。有实力的歌手,又被不靠谱的商业公司毁了。尤其这些年,纯粹的歌手已经很少了。
正当红的idol里面,不是演员就是转型为演员的歌手。薛之谦被更多人知道,不是因为他是歌手,而是因为他是段子手。
我想华晨宇的出身应该不错,有经济条件能够保障他的创作。但更可贵的是,他的个人意愿,也是始终都坚持在音乐的道路上,没有被名利诱惑。
纯粹,是一个人最难得的品质。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翻看了一些对华晨宇的评价。撇去粉丝滤镜,一些音乐评论人,比如耳帝,对华晨宇倒是一致好评。
他的音乐不是完美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可是,又有多少人是完美的?被每个人都接受的?
个性,就是最大的魅力啊。
它会让人群中的你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