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th篇
文/冯近儿
我是个内心情感极其丰富的人,对于世间的各种”情”字有种说不清的好感,对于爱情,同样有着执念,我钟爱一生因爱美好或“凋零”的人,这样的女子有张爱玲、林徽因、杨绛,还有今天提笔的三毛。
零碎的往事
最近买了《三毛传》来看。
自小听着三毛的故事,听着《橄榄树》长大,歌词里: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悠远又幽怨,好像唱着三毛短暂一生的故事。
读完《三毛传》,偶然翻阅高晓松的《晓松奇谈》,其中他在4月的某一期谈到三毛的生日,惊讶:原来她是白羊座。不得不说,白羊座的冲动、情绪化似乎在这个奇女子身上体现地很极致。
她的热烈和丰富,体现在她的几段感情经历。她的挚爱河西不用多说,后来的新疆歌手王洛宾也可窥见一斑。欣赏她的自由自在,不可一世:不在意世俗的眼光, 活的自我,也自在,想来到与现在颇有争议的歌坛天后王菲颇有几分相似。
曾经的她一生辗转,她还是愿意回到起点,与差点错失的河西再聚,纵然陪伴短暂如烟花般,刹那绽放出最美的色彩,然后陨落消失在信徒的地平线,重归寂然。
一直觉得我是个内心文艺,但又有几分侠气的女子,这样似乎更容易理解三毛的行为——完全放飞自我般的随性自在,可这是我所学不来的,便在内心多了几分敬佩。
一个人的感悟
在后来的《撒哈拉的故事》里,她写了许多令人心碎的文字:“走得突然我们来不及告别这样也好因为我们永远不告别”、“每想你一次 天上飘落一粒沙 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每想你一次 天上就掉下一滴水 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想念是个有魔力的东西,而她的思念竟然汇聚了世界最大的“旱海”和最大的水域。一枚弱女子,笔下的文字竟如此有力,浪漫如她,坚强也如她。
荷西意外身亡后,后来的她再次踏上了归国的旅程。 因为历经命运的多次捶打,她有了更多的人生感悟,比如:“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再如:“沙漠阿拉伯人形容他们也必喝三道的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
后一句里的三道茶,或许正是三毛一生的轨迹吧,大概淡如微风般的细润滋养,才会是长久,太过跌宕的人生,旁人看起来很精彩,三毛女士也会觉得辛苦吧。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同时代的杨绛先生,因为有家庭、爱情和灵魂的滋养,所以先生把生活过成了优雅、淡然、美好的模样,也因此安然地走向人生的终点。
世间佳人不常有
白羊座的三毛是冲动而感性的,这在她的爱情和文字能看的出。对于处理感情,身为民国才女的林徽因更令人敬佩吧,她爱徐志摩的才华,感动于金岳霖的痴情,但却终身相伴了一个成熟睿智的梁思成,她面对感情是理智的,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因此少了许多的磨难。
读完了这本三毛的传记,我还是悲伤于选择自杀身亡的她。
至此一生都为情所累,也终于在情感和身体极度折磨中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我也在惋惜里明白了,那句话的真切含义:自古红颜多薄命。我所爱的林徽因也在差不多的年纪被病魔缠身,或许她们的才情在得到上帝恩宠的同时,就连上帝也嫉妒起来,过早的夺去了她们精彩的生命。
时光不待 我的才
感叹于三毛的才和情,惋惜于三毛的命和运,只可惜时光只会跑在人的前方,一切都回不去了,而如今也很少再有像她一样的女子,值得我们深爱。
文章末了,有些不舍,但一切似乎都该有个终点,都该在恰当的时候曲终人散:“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那时的山和水,又恢复了是山是水,而人生已然走过,是多么美好的一个秋天”。
而我这些文字写在了2018年的冬季,虽然格外的寒,我希望遇见的人都互相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