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在身心灵工作坊的介绍中,其中有一个非常诱惑人的内容,那就是“学员分享”,至少对我是这样的。
刚开始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要去上课,是因为在几年的阅读与“照搬书本”的实践中,发现这些知识不够用了,我想要得到支持,我迫切的想要得到支持。于是,我想要通过上身心灵工作坊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虽然说当时看到的工作坊的标价对我而言都是天价,但内心的空洞与无处安放是更让人无法承受之痛。所以,就在网上疯狂的寻找信息,看到各式各样的工作坊信息,其实是毫无头绪的,好像每一个很好,都是扭转人生的神丹妙药,但事实上并不知道在教什么。能够看得明白的也就是“学员分享”的部分,看得到他们的欣喜,他们的变化。所以就前后左右上上下下的全方位无死角的进行比较,比较以后挑了一个学员评价率非常高的个案。当时做完的时候,其实整个人也是非常懵懂的。但是主办方一再的强调这个个案对我的意义,以及别人所写下的美丽而感动的评论,我想或许的确是意义重大吧,只不过我需要去看见而已。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清晰并且肯定我当时去做的那个价格不菲的个案根本就只是在胡扯而已,跟真正的身心灵的发展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后来,当我进入身心灵领域工作,我可以有机会见到大把大把的学员时。我有一个发现,我见到的真人与那些写出来的“感人的学员分享”是相去甚远的。一个说自己从此以后充满了喜悦感动的人,你明明就能感受到他内心那满腔的痛苦啊;一个人说自己对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清晰与坚定的人,你明明就在跟他的聊天中听到他的困惑迷茫与不坚定啊;一个说自己知道如何迈开前进的步伐的人,你明明就在一两周内就接到他困在原地无能为力的电话啊......
看来我们都没有把生活过成“分享”中的童话故事。
曾经,我也写过悔得肠子都青了都学员分享,想着这样的留言或许会给大家带来一些误解,真的是不太好啊。那我们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分享呢,在我看来,其实是基于两个原因。
(1)老师与主办方的“友好”压力,与中国人“说好话”的习性。
有些老师与主办方,一到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就会让学员发表课程的感悟与学习到的东西,其实说说还好,让人讨厌的是诱惑,让你分享之前还要加一大段的以往大家的收获是如何如何之般......而且你在别人的场子中,不说一些好话其实是挺有挑战性的,关键是在你前面还有一大堆的学员都在对这个课程歌功颂德,到了你,话锋一转,你就能感受到那种齐刷刷的压力。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就有意识的去挑战自己。当老师问你“你是不是觉得很好”,“你觉得怎么样”,我决定选择诚实的回答而不是附和,“我没有感觉到变好”,“我没有什么时候”时,我能立马感受到所有人的眼光投射到我身上,全身刺冷发抖的感觉,人家会瞪大眼睛或者一副无法理解的眼光看着你,有时候还要遭受老师或者其它学员想要拼命说服你的经历,好像你“觉得不好”就是低人一等,理解力不够似的。
我还有一个朋友曾经去上了一个大师的课程,她非常不喜欢那个课程,甚至是厌恶,但是她说她明白她不可以在那个场域里面去分享她的任何感悟,因为你能够感受到“其他人的眼光就能把你杀死”。我想,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2)上课时的激动兴奋
另一个原因是,我们通常在这样的课程里,当时都是非常激动的,整个人处于一种非常兴奋的状态,所以说出来的话也会有些不着边际。
当然,这种兴奋中也有一种不敢要真实面对自己人生的逃避。像我曾经就经历过,在课程上仿佛厘清了自己的问题,对未来有了更多的确定性,就想要停留在那个美好的方向上面,如果去想到那些还尚不如人意的问题,一方面害怕自己的这个钱白花了,没有学到东西,一方面害怕去面对生命中那些痛苦的部分,想到就觉得颤抖,还是活在“人生美梦”的幻想中是比较舒服的。
像我作为主办方,有时候也会经历,学员上完课就觉得自己的人生简直是被扭转了,他们甚至想要奉献自己,他们想要邀请老师去他们的地方开课,想必,这种时候说出再怎样“感恩戴德”的分享也是不过分的,但这种热情通常很快就会消失。
那我们怎么解呢?
(1)其实老师有没有“压迫性”的让你说好话,也是判别这是否是个好课程和好老师的方法。
他们不会将自己的东西强加给你,他们不会企图让你去相信他们的课程就是好的,他们不会因为你说不好就受到攻击;他们想要鼓励你去对自己保持诚实,他们想要鼓励你去信任自己。
如果你觉得很好,那么我们觉得很为你开心,如果你觉得不好,我们也会同样的尊重你的感受。这里是没有“强迫性”的。
还有一个老师曾经跟我聊到,在中国他不太喜欢让学员们结束时发表感言,因为你会清一色的听到他们说这个课程有多好,多棒,自己来得多值,但这其实是意义不大的,因为这里面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内容。
所以,下一次,如果需要你去分享,至少可以让我们少给老师与课程带高帽子,多停留在自己具体的学习上面,甚至也可以讲讲自己的困惑。因为真实的反馈,不仅对你,对于老师,对于主办方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2)等我们冷静下来再来说我们对这个工作坊的感悟
工作坊中我们很兴奋,回去以后这股能量是会冷却下来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我们去整合,去消化吸收在工作坊中收获的内容,我们让我们学习的东西沉淀下来,让改变发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你会更清晰的看见这个工作坊是如何对你发生帮助的,而这个时候我们也会更加点可观冷静。
我记得我之前跟一位老师(A)分享我在另外一个老师(B)工作坊的收获,以及我对B老师的喜爱,其实我是很希望A老师可以认同我对B老师的看法的,但是A老师不置可否,并没有满足我小我的渴望,而是跟我说“你现在还比较兴奋,如果一年以后你对B老师还持有同样的看法与感受的话,那时候我就会相信你了。”
一年以后,我仍然很喜欢B老师,仍然从他的教学中受益良多。但是我自己也发现了,我对B老师的崇拜与神话少了很多,我把对他的一些投射收回来了,我以一种更加平等更加清晰的方式在与他学习,而这其实也让我的学习更加的有效。
现在我也会比较信任这种归于平静的分享,因为当你重新遇见这个人的时候,你能够感受他状态的变化,你能够感受到当他分享时是从自己的中心,是从自己的体验,是从自己这段时间发生的改变来描述的,而不是一个兴奋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