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漫长岁月中,我们常常听说为时已晚,却鲜少有人提醒我们永远不会太晚。网上有句话说的很好,“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你也不会比现在更年轻”。初见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剑,瞬间斩断了时间的枷锁,让我重新来审视自我与时间的关系。
在刚走出校门工作的那几年,我也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有很多很多的想法,好高骛远,被自己的懒惰不停的拖延,每天的工作得过且过,下班后约上三五好友喝酒到半夜,休息的时间玩手机和电脑游戏,再不就是懒懒的往沙发和床上一躺,看着剧吃着零食。
这就是所谓的适龄期错过了梦想的起跑线,没有行动,则证明你的目标不清晰,没有坚持,证明你的信念不够强。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路过的风景越来越多,随着心中的那团火越燃越旺,随着疫情让人类看到了更远更多,30多岁的我放下了手机,放下了拖延,捧起了书本,拾起了笔墨。
这世界上什么事情不用学就会?那就是懒惰。为了战胜他,我要锻炼自己,从零开始,早晨5点的闹钟响起,用半个小时来看书,再用半个小时来写作, 一开始的坚持,对爱睡懒觉的我来说,非常的艰苦,强迫自己醒来后,脑袋时常晕晕的,10分钟之后,才逐渐清醒过来,有时候实在太困,一狠心,用一把凉水拍在脸上,有人说,21天能养成一个习惯,我大概用了两个月才稍微适应这样的节奏,那是疫情的第1年,我一共看了32本书,写了16万8千字,很庆幸,我坚持了下来。
人一旦见到过曙光,攀上了高峰,就渴望更远的远方,曾经年少的我以为日子还长,即便心中有很多的梦想,想要去做的事,都一再的拖延,明天再说,年后再干。等到30多岁的我再回首去看,会想自己起步的太晚,错过了最好的时光,已经没有不断试错或从头再来的资本了。
其实真正的勇士从不畏惧起跑的迟缓,美国有位叫罗斯·麦克康纳的女性,他41岁时被诊断出患有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医生告诉她时间不多了,然而罗斯没有放弃,她开始尝试写诗,她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无畏,最终她的诗集《我不要安息在这黑暗中》出版了。她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也能创造出不朽的价值。
只要你敢于去开始,永远不嫌晚。生命的时钟不止指向分秒,它还指向无限的可能,当觉得时机已逝,不妨回想这句话,让心中的梦想之火重新燃起,只要愿意迈出那一步,时间便会成为你忠实的伙伴。
这个时代信息与科技发展的异常迅猛,有许多的新技术,新变化,新能源,像电脑、手机、直播陆续的出现,不止老年人,很多的中年人就出现了“水土不服”,刚一接触的时候,就以自己岁数大了,不会打字,不会编辑,学不会为由,让孩子帮忙操作,只是一味的把年龄当做了拒绝学习的借口。
有位哲人说: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懒惰的人,你只要稍稍努力一点点,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在生活中,在工作中,确实有很多的人不光错过了早晨的阳光,还拒绝了傍晚的晚霞,年龄大了,太晚了,太忙了成为了普遍的自我安慰,殊不知有人50岁才拿起画笔,70岁才取得成功;有人80岁时才开发了自己的第1个应用程序;也有很多的职工退休之后才开始学习电脑、编程,以及各种自己喜欢的爱好技能。这些人的行动告诉我们:开始,永不嫌晚。
学习确实是件苦差事,上学的时候总盼着早点长大成人,等到真的在社会之中,又怀念上学的时光,为什么没有多学一些知识。我想这是大多数成年人都会有的一个过程。所以与其懊悔,不如即刻就开始,学习每个感兴趣的,想尝试的,想体验的。
有了第1年的坚持,第2年的坚持就显得不那么艰难了,我看了55本书,写了18万9千字。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考取了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加入了作家协会,参加了社会服务工作,在网上学习了编程,摄影剪辑以及写作课。可能我行行不精通,半斤又八两,但只要是自己的热爱,只要我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进,不怕起步晚,每一步都是风景,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别再让太晚或太忙,成为你停滞不前的借口了,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你也不会比现在更年轻,无论你现在多大年纪,无论梦想多么遥远,只要愿意迈出那一步,生活总会给你机会,把握好现在,勇敢的追求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梦,因为当你开始行动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