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有多久没有这么静静的坐下来看书,不知道有多久没有仔细阅读了。原来静静的思考是如此美妙,忘却一切烦恼,只与文字较劲。
昨天是返校的第二天,晚上无事,所以决定去书海里熏陶一下自己。踏进图书馆的那一刻,感觉陌生又熟悉;徘徊在排排书架中,畏惧又欣喜。无意间瞥见在书架底层摆放的《意林》,将我拉进回忆里,无法忘记的是——《意林》那是陪伴我高中三年的朋友,每一期都不落,一律收入囊中。
终于,翻开熟悉的书页,沉醉其中。一页又一页,一篇又一篇,读到《姑娘,你坏一点吧》我怔住了。从这里我得到一些启示:
好女孩的代价也是惊人的。它会让女孩压抑真实的自我,阉割独立与勇敢的个性要灭其可贵的创造力,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成为附庸,而非努力去实现愿望拼自己的江山。
好女孩,好孩子,究竟该如何定义呢?就我个人理解,都是别人眼中的自己,在排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许亲友夸赞这小孩真听话,某种程度上说,当我们听到这样的夸奖时,我们会尽力保持这样的模式,不让他人失望。有时候这样固然是好的,例如,或许可以改正自己一些不好的习惯;但这也会导致一些无创造性、呆板。
以我为例,一直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几乎从来不会不听话,不会做出格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父母让我做什么事情我是不会拒绝,或者是有时候我想要外出游玩或者自己决定些什么,倘若父母不同意,我会选择顺从。虽然有时候很想坚持自己,可是转念一想父母生养我不易,就不会再坚持。尽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感到委屈,但我会选择压抑自己的享想法,久而久之,我变的软弱、妥协、内向。
面对一些选择时,不再自信,会显得犹豫不决,这是一方面。此外,和不熟悉的人交往时会过于羞涩——虽然我知道每一次的熟悉都是从不熟悉走过来的。
现在我长大了,我尝试着在改变这种状况,不再一味的做个“好孩子”,更多的我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遇到与父母意见不一的时候,我选择同他们商量,向他们讲述我的理由,慢慢地他们也开始支持我……这并不代表我不再听话,而是我有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开始独立。
相信每一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