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母亲节,中午的时候给妈妈打了个电话,谈话间妈妈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在学校谈恋爱了吗?”
“没有”我很好奇妈妈想说什么。
“我跟你说,你不要在学校谈恋爱,对方的家庭什么的你都不知道,不要把自己糟蹋了。”没有等她说完,我便接过妈妈的话:“我怎么可能谈恋爱,再说我谈恋爱又怎么了?现在大学生了,不可以谈恋爱吗?”
妈妈又接着说了很多在大学谈恋爱怎么怎么的不好,我知道这个时候我只能听着。
其实妈妈今天还给我谈到一件事:“六妈家(没有亲戚关系)的孩子也在读大学,他读的医科大学,你可以试着和他在网上加微信聊聊天。他妈妈上次说了这个事情,他妈妈还比较喜欢你”
“他们家庭也好,房子什么的都有,以后那孩子出来就是医生,你的日子好过着呢。你不要在学校给我乱谈恋爱。”妈妈一直在电话那头说,好像我明天就要出嫁了。
挂断电话我就一直在思考,思绪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打转。我的妈妈,一位离异的女人。
妈妈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年少的她长得漂亮,可是家里面穷,外公就是乡里面挂名的粮食官员,家里面5个孩子(最后一个是男孩),外公为了生男孩,违背官员的使命,带头超生了,自然我的妈妈作为一个女孩子,不被外公喜欢。
然后在妈妈20岁那年认识了我的爸爸,爸爸和妈妈没有认识多久就草率地结婚了,家里面一直负债累累,因为妈妈嫁给爸爸没有房子,什么都没有,爸爸自己买砖水泥起了房子,家里面也因为建房子欠了一笔钱,再加上我3岁之前一直生病,差点死去,也欠了一笔钱。
所以我们家很贫穷,对的,没有错。
后来我初中,妈妈给我传输的找一个家庭好的男孩子,父母健在,可以找钱,以后还可以给你们带孩子这样的思想。
一定要找有房子有车子的家庭,不然以后够你挣的。
这样的话语自我初中妈妈就给我灌输,妈妈让我在学校不要谈恋爱,她说那些恋爱谈了也没有意思。
妈妈叫我以后的男朋友一定给她过目,她要帮我好好把关。
妈妈还说我只有听她的话,我的一生才会过得好。
每次妈妈给我说这些的时候,我都可以感受到妈妈是穷怕了。
没错,我妈妈还是离异女人。我的妈妈在我小学思年级生日那天抛下我走了,六年级和我爸爸正式离婚。她一直认为爸爸没有本事还不会照顾人,她还是深刻的了解到她读的书太少,知识的匮乏让她局限在了这样的小镇,而我的妈妈又不是一个甘于平凡生活的人。
然后我成了她新的希望,她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背古诗,在我很小的时候教我写字。后来总会在老师上课之前就把课程预习了,所以数学课我不听也可以考的好,有时候经常上台给同学讲题,我积极的参加各种班级活动,老师很喜欢我。
是的,我的妈妈很满意,我现在就是她的希望,她希望我的很多的书,只有我有出息她的日子才会好过。
我像很多孩子一样,参加补习班,学习各种乐器,成绩好,不说脏话,懂事,能干。她很满意。
婚姻的失败往往对一个女人的影响很大,不可能像《平凡的世界》的润叶那样对婚姻那样淡然。妈妈把她在失败婚姻总结的经验全部用在我子身上,然后效果还很好,是的,我活成了妈妈想要的模样。
大学来快一年了,不断的看了一些书,渐渐的有了自己的思想。但很多观点就像吃饭一样在心里面是一种习惯了。我不是不想找男友,不是没有人追,只是在妈妈的潜移默化下渐渐的对很多同龄的男同学失去了兴趣,很多大学男同学沉迷游戏,很多虚度光阴,遇见几个稍微不错的,却过不了家庭的关,我还是渐渐的活成了妈妈喜欢的样子。
我知道葡萄酸,我还是吃。就像我知道妈妈的爱情观有偏差,而我还是有了那样的爱情观,我变得很现实。
现在很多家长都做着很我妈妈一样的事情:自己读书少,一定让孩子读书,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孩子跟本就没有周末。
作为家长以身作则是最好的,强迫孩子做不喜欢做的事情往往适得其反。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讲的妈妈在孩子旁边玩手机一边督促孩子把作业完成。那位妈妈如果在孩子的角度想一下,可能会有不同结果。
很多情况下,教师家庭的孩子学习都可以。父母是老板的家庭,孩子一般很会和人交流。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认识一位书友,她的朋友圈特别积极向上,爱运动,喜欢锻炼,喜欢看书,画画。她的孩子才4岁,也像她一样活泼可爱。
孔子说过:“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每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家长的作用就是在白纸上面画上第一笔。
可能孩子以后还会遇到很多人,也会对他产生影响,但是不管怎样,家长却是第一笔。
我是西贝,一名大一学生。喜欢文字,喜欢旅行。希望我的文字会越来越好,谢谢你,温暖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