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赏析:清平乐·村居

文|冬日暖扬

【小知识】

《清平乐》作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的词牌。词调正体双调八句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辛弃疾等词人均用过此调。《清平乐》同时又是曲牌名,属南曲语调。

【原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o)?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原词作者】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金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 。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42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20年之久。其间一度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64岁再启用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情怀。著有《稼轩长短句》《辛稼轩诗文钞存》。


【赏析】

毛茸茸的茅草铺满房顶的茅屋又低矮又小巧,茅屋旁的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清草。屋边传来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门前的一对满头白发的老人家是谁呀?让人看着就觉得岁月静好。

老人们的大儿子在小溪东边儿的豆田里除草,二儿子则正在家门前忙着编制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他们家的小儿子,他正慵懒地横卧在溪头的草丛里剥着刚摘下来的莲蓬。

这首小令为村居,是词人晚年遭受非议排斥和打击有志不得舒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时所写。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别致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审美观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