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源于隋,成于唐,盛于宋。原是隋唐以来配合燕乐的歌辞,后来逐渐成为一种长短的诗,各臻其体,因而又称诗余。和唐诗双峰竞秀美。
词首先盛行于民间,现存最早的词是敦煌发现的曲子词,文人词相传以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最早,但疑为伪作。词是根据曲子所填的歌词,又称为“曲子词”。他
是用来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曾有过一个乐谱。每个乐谱都必定属于某种宫调(类似今天的C调、G调之类),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东西的总和就每种词调都有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就叫是词调。曲子早已失传,只把名字词牌。
由于种种原因,留给我们瞻仰。清《词规》收录词牌1180多个,实际上应该更多。常用的词牌,大约有100多个。
1)来自六朝隋唐旧曲; 包括民间歌曲、宫庭
外域歌曲等等。
2)根据词的内容,歌舞曲、创制、谱曲而来
3)由旧词改变或由旧词牌改称
4)人名、地名
1.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眼色媚人》)。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一樽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2.雨霖铃
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记,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出逃,在马嵬坡迫于形势,将杨玉环赐死。后在霖雨连绵之夜,玄宗车行于蜀中栈道之上,马铃和着潇潇雨声,更添寥落与凄惨。他想自己身为一国之君,连心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不觉悲从中来,口出“雨淋铃”三字。后来命教坊“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记恨焉”,并叫伶人张野狐吹奏,从此流传于世。
3.钗头凤
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琬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琬,威逼二人分离。多年后陆游沈园春游,与唐琬不期而遇。陆游“怅然久之,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据考证,《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因《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取名“钗头凤”。陆游用“钗头凤”大约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指自与唐氏仳(pǐ)离之后,“可怜孤似钗头凤”;二是指仳离之前的往事“都如梦”,倏然而逝,未能白首偕老。
4.沁园春
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东汉明帝刘庄第五个女儿刘致为沁水公主,在封地沁水县兴建一座园林,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大将军窦宪依仗其妹窦皇后的权势,以低价夺取沁园,公主害怕,不敢计较。后来章帝知道此事,要治窦宪罪,窦宪退出沁园,从此不得重用。后世泛称公主的园林为“沁园”。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而得名“沁园春”。
5.水调歌头
相传隋炀帝在开凿大运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发展为大曲(即大型歌舞曲)。凡是大曲都由几个乐章组成,“歌头”就是开头一段。《水调歌》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为中序的第一章,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6.贺新郎
事实上,“贺新郎”最初名字是叫“贺新凉”。清代《古今词话》记载了这个词牌的来历:“东坡守杭州,湖中宴会,有官妓秀兰后至,问其故,以结发沐浴忽觉困倦对,座客颇恚(huì)恨”。秀兰受责怪后,于酒席上摘石榴花献在座诸宾,未曾想更激怒了宾客。苏轼为此赋“贺新凉”,即“乳燕飞华屋”也。秀兰歌之,众人始息怒而乐。以“贺新郎”为词牌的词大多感伤悲愤,和婚宴气氛不合。
7.鹊桥仙
关于“鹊桥仙”这一词牌名的由来,一说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以上说法都表明了这一词牌与“鹊桥相会”的神话有关。古时关于“鹊桥”的神话,以东汉应劭《风俗通》中“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记载为最早。至唐时,民间传说更为普遍,诗人多有吟咏。该调当于此际产生
8.踏莎行
踏莎行,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作为词牌,相传为北宋寇准创制。据说,北宋寇准在一个暮春之日和友人们去郊外踏青,忽然想起唐代诗人韩翃(hóng)“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作了一首新词,名为“踏莎行”。“踏莎行”中的“莎”字读suō,指莎草,亦称“香附子”,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读shā时多用于人名、地名。
9.菩萨蛮
原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据《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唐时俗称美女为菩萨,女蛮国的人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故称之为“菩萨蛮”。
10.虞美人
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虞美人”因以为名,逐渐演化为词牌名。
11.清玉案
“青玉案”出自东汉张衡的《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锦绣段”,即“锦缎”,丝织品,表面有彩色花纹。“案”指放食物的小几,形状如有脚的托盘。
12.浣溪沙
又名“浣溪纱”,典出“西施浣纱”。西施是春秋末越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动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鱼儿看见倒影,忘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历史上以“沉鱼”代称西施。传说西施浣纱处在今天浙江绍兴的若耶溪,该溪因此又名“浣纱溪”。
13.蝶恋花:
南梁简文唐教坊曲,本名《鹊踏枝》。南梁简文帝萧纲帝萧纲,在历史上被称做“宫体诗"开山鼻祖。并且据宋人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在梁祝故事中的记录,是萧纲发现并推出了祝故事,才使这样优美的传说留记于世。心系蝴蝶,所以用“翻阶蛱蝶恋花情"这样的千古名句去形容蝴蝶。
14.西江月
又名《步虚词》,《江月令》。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5.虞美人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冰》。唐教坊
曲名,后用为词调。据说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
人。
16.南歌子
原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曲调名源于汉张衡的《南都赋》,因“坐南歌兮起郑舞"句。隋唐以来,曲多称“子",因此,曲调调名
《南歌子》。
17.六州歌头:
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18.忆秦娥
此调别名甚多,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等。相传李白首制此词,因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
19.醉落魄
又名《一斛珠》。据曹邺小说《梅妃传》载,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赐江妃。江妃不受,写下“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的诗句。玄宗阅后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唱之,名
《一斛珠》,曲名由此而得。
20.天仙子
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
21.水龙吟
又名《龙吟曲》。取李白“笛奏龙吟水"一诗句而名之。
22.露天晓角
又名《月当窗》、《踏月》。此词调首见于
《全芳备祖前集》,宋代词人林逋取其前片
的意境用为词牌名。
23.采桑子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就大曲中截取一段为之。双调44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90字。
24.如梦令
相传为后唐庄宗李存勖自制曲。起初叫《忆仙姿》,苏轼嫌调名不雅,取词中“如梦、如梦”之叠句,改名《如梦令》。
25.少年游
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唐无此词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
时"句,取之为名。
26.沁园春
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创始于初唐。调名源于汉朝窦宪倚势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之典故。
27.水调歌头
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分散序、中序、去破三部分。“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
28.苏幕遮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意为“西戎胡语”。
29.渔歌子:
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此曲起源于民间的渔歌。渔歌也是民歌的一种,是沿海、沿江地区和湖泊港湾周围的渔民在打渔时借以消遣的曲调。这些渔歌类似现
在沿海地区的咸水歌,歌词一般是齐言体。
30.满庭花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31.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32.阮郎归
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典故。
33.瑞鹤归
宋周邦彦始创,格体参差。
34.八声甘州
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35.芳心苦:
又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36.捣练子
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37.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38.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39.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40.长相思
本为乐府名篇,因南朝乐府有“上言长相思,下言惜别离"一句,故名。
41.定风波
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
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
42.竹枝词
唐教坊曲名,本是巴渝民谣。“竹枝"原是巴山楚水一带的民歌,唐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曾在建平(今重庆巫山县) 见到联歌“竹枝",他也效屈原作《九歌》为其谱写新词九章,称《竹枝词》,被后人收入词集、词谱。
43.闲中好
调源自晚唐诗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因词中
有“闲中好"句,故取作词牌名。段成式在当时诗坛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长得很帅,到如今却鲜为人知。究其原因,大概因为他的创作方向。所作《酉阳杂俎》,属于志怪小说,中国"“灰姑娘"叶限就出自于此书,比西方灰姑娘早了800多年。
44.章台柳
此调为唐:韩翊(yi) 创制。据唐传奇《柳氏传》里的记载,柳摇金是唐玄宗天宝年间长安富商李宏的歌姬,通晓翰墨,歌喉婉转。韩翊是李宏的门人,颇有文才。柳摇金因韩翊的诗才而对其心生爱意,韩翊对柳氏亦有好感。古道热肠的李宏知晓两人的心意后,便在长安城中的章台街买下一所宅院送给韩翊,并将柳摇金嫁给了韩翊。天宝十三年,韩翊考取进士及第,回乡省亲,路途遥远不便携柳摇金同往,便
将妻子留在了长安,独自回乡。安史之乱起,
战火连天。柳摇金韩翊省亲期间,为保清白,寄身法灵寺避难,两人也因此失了音信。韩翊则辗转投奔节度使侯希夷军中担任主簿,戎马倥偬,长安收复后,韩翊遂派人打探柳氏下落,附诗一首:
章台柳、章台柳!
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
亦应攀折他人手!
由此可见男人的小心眼,老婆生死未卜,他竟然还有心思猜疑是不是已委身他人,着实可恶!
柳摇金得到丈夫的消息,喜出望外,却又满腹辛酸。捧信呜咽,提笔成诗:
杨柳枝,
芳菲节,
苦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
纵使君来岂堪折。
未曾想,信未到韩翊之手,柳氏却被蕃将沙叱利抢入府中占为己有。韩翊得此消息大恸不已,报官请求察断,无奈当时朝廷也不敢轻易得罪番将,悬而不结。韩翊的好友虞候许俊知道这件事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柳氏从沙叱利府上抢了回来,皇帝为了安抚沙吒利,赏了他二这件事也算圆满解决。百万钱,
饱经坎坷与悲欢,韩翊和柳摇金得以破镜重圆,白头偕老,也算是天可怜见。
45.忆江南
此调本是隋乐《望江南》,又名《谢秋娘》。
据传隋炀帝杨广喜欢在东湖泛舟,作八阙《湖上曲》,配上乐曲《望江南》,令歌妓演唱。至于《谢秋娘》,后改此名。后来白居易又依李德裕的《谢秋娘》作了三首怀念江南的词,取名为《忆江南》。并自注:“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忆江南》便是由此而来。
46.诉衷情
原唐玄宗时教坊曲,后来温庭筠依曲填词、并取名为《诉衷情》,用以抒发感情。意取《离
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而名。
47.山坡羊
《山坡羊》是唐朝时首都长安的流行歌曲,后发展为词牌、曲牌。
48.青玉案,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