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对话!

在读崇建老师的《共情式对话》,一个个轻松而动人的对话,触动人心,疏解心结,让情感流动起来,从而内心的痛苦就像被疏通的水渠……

读着读着,突然心生向往,书里的对话模式要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该多好呀。那样人和人之间该多和谐呢?每个人内心得少多些拧巴呀?

不结合现实还好,一结合现实,真被吓一跳,现实中人和人之间的对话好少呀,自己和自己之间的对话也好少呀。像书中那样看重过程,关注彼此的对话更少,仿佛大家都很匆忙,以至于能彼此给个结论就不错了。

更多的是对抗——一言不合就触动对方的防御模式。仿佛随处可见的都是恶意。因此也带来恶意揣测。

这好像是种惯性。

中午一个同事以小加姓称呼我——通常在一个企业中,年龄大被叫姐哥,年龄小的被小加姓。那同事比我还小,这么称呼我,令我很不舒服。于是下午无论她如何请求我协助,我都以消极懈怠以为应对,表达不满。

不直接表达感受情绪,不对话,只对抗。

这个模式被练就的炉火纯青,人和人之间壁垒高筑,似乎成了天然应对模式。

在利益场所出于自我保护,这样应对或许情有可原。但在亲密关系中,亲子关系中,这个应对实在不太可取。


但习惯了。

改变习惯又不太容易,改变风气更不容易。

于是冷战,内耗,拧巴等应运而生。自己作茧以自缚,把自己关进铜墙铁壁。

很多人宁可带着伤痛也不去尝试沟通,对话。

如果和他人对话不太容易,何不先尝试和自己聊聊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