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5 每一次对话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以前一直觉得共创是术,学工具,技巧,框架;但现在体会到共创更是道,是内在的心智模式,取决于我是否愿意觉察和联结。

今天第一次带着巴别梦想家课程设计组的6个小伙伴一起线上会议。马上想到要把刚学到的共创会议设计框架用起来。

根据任伟老师工作坊上讲的框架,从PO3(Purpose-Objective-Output-Outcome)到具体的流程设计,每个模块都梳理了一下。

共创式会议:Before-During-After设计流程(来源:任伟老师工作坊学习资料)
会议设计

于是,有了…

1. 用分享5/20身边有爱的故事来建立对话容器 
2. 用分享PBL关键词和困惑来设定对话背景和聆听 
3. 用分享关键收获和下一步行动来沉淀收获和承诺行动
4. 用Arkie海报来庆祝

还有,主动和璐瑶follow up,收集反馈


反思:

Keep Doing:

- 预留时间进行会议设计

- 把关系/联结纳入共创会议的Objective

-开场用大家熟悉(有料可讲)的话题进行对话容器的建立,给大家暖身的机会

-设计背景设定/统一的环节(线上会议,轮流关键词发言,用于快速捕捉话题背景,效果不错)

-设计收获和创造可视化的环节(这次用微信文字实时记录关键词的效果不错,便于会后回顾和截屏汇总)

-设计轮流发言环节,让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听到

Stop Doing:

- 会议超时(今天超时了15分钟)

New Doing:

- 对于时间不容易把控的内容,需要事先练习

- 会后的庆祝要更及时一些,或许庆祝的效果会更好一点(今天隔了5-6个小时才发)(庆祝本是为了加深联结,如果时间间隔太长,热度就散了)


附:单边控制 vs 交互学习(你是哪一种?)

来源:任伟老师工作坊学习资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或许爱情中两个人的不合来自于感性和理性之争。在王朔的过把瘾就死中,女主角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因为她从小就是孤儿。...
    科幻经典阅读 351评论 0 0
  • 保险融入我生活的故事 2012年预言中的世界末日并没有来临,但最爱我的妈妈却永远离开了我,2014年10月我父亲生...
    窝窝的周记簿阅读 703评论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