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通勤时间将近一个小时,我是怎么过来的?
其实,一开始是转3趟公交,通勤时间是1.5小时,每天6:50就得出门。
后面,家附近通了地铁,于是开始公交转地铁5号线再换乘2号线再步行20分钟或者转公交3个站。换乘衔接顺利的话,每天要1个小时多一点的。
终于,去年,笨笨的我啊,逼自己学了骑电动车。结束了从家到地铁站1.5公里路程乘坐公交接驳线的历史!清晰记得,把电动车买回来,一周后,才有勇气去试骑。又由于,我们小区电动车是要停地库的,我又不敢下那么陡峭的地库斜坡!于是,每天晚上是骑到女儿学校门口,或者小区大门外面,等老公下班回来骑到地库里。。。。。我老公也是被我搞的又气又想笑,因为他经常要加班,迟迟回来,还得去给老婆迁车,可以想象他的无奈!
又然后,我再次鼓勇气,终于找了一个周末学骑到地库里,嗯,从地库右边,我加足马力上坡,安全顺利的上来了。然而,骑到左边要下坡的,骑到一半,我马上刹车,真不敢下去了!停在那里,不敢放松刹车!怎么办怎么办,我会滚下去的!为了安全起见,我下车,握紧刹车,扶着车,站那不敢动!
还好,后面很快来了一个帅哥,我弱弱地跟他说,帅哥,可以麻烦你帮我把电动车骑下去吗,我不敢骑下去! 对于我来说,不敢骑,是多么自然而然的事!可是,那个帅哥轻轻笑了一下,哈,还有不敢骑下坡的?他很友好地帮我骑下去了,但是,我心里一直在想,他这辈子一定是头一次遇到这么平常却出乎意外的事!
后面,我喊我老公下来,他帮了我一把,终于骑下去了。
胆子小,又笨的人,真的学生活技能实在慢。后面,下雨天,也不敢骑车,总之有一点不正常的情况,我都不敢骑电动车,又刚好去年初夏之际,福州的雨下得停不了的,因为雨,车子买来后,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都没有什么机会骑。
现在终于一切都适应了,去哪里都喜欢骑电动车,感恩当初骑出的第一步。
于是,现在的通勤时间差不多50分钟。
还是挺长的,目前已经不能再缩短了,在地铁上,经历了从疫情期间人人自觉戴着口罩乘坐,到后面疫情一下子放开,看到地铁上摘掉口罩的面孔,我突然很不适应。深刻记得在金山地铁站,看到一群年轻的面孔,青春有活力。
也刚好可以利用通勤时间,看书。去年在通勤路上反复看职称考试的视频,后面也考过了。在地铁上看了邓小平、我是落花生的女儿、相信等传记、看了刘震云的多部小说、李娟的多本散文、历史的面孔、行者玄奘、雪山大地以及多部育儿书,还有其他的各种书籍等,通勤的时长增加,我阅读的时长增加,我读的书增加,我不是通往地铁隧道里,而是在知识和时空隧道里穿行,时间并没有浪费在路上,反而,时间确确实实一点一点在积累、在沉淀。
本来,下了地铁还是要换乘公交的,我经常步行,每天20分钟的快速行走,坚持了大半年,也发现慢慢习惯了,经过了几个路口,几个拐弯,几条直行道,路程似乎因为习惯变短了,路上,看着路边的人间烟火,看着一片老房子的拆迁和建设,看到路上交通拥堵,大家却习惯的让一让,顺着排排走,因为只有单行道;更发现小肚子变小了,体质也变好了,感觉自己的状态很好,自然而然变得从容自信。
很多时候觉得难走的路,其实是通往身心健康的路。
不用焦虑,也不用排斥,顺其自然,有可能有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