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完汪培珽老师的《管教啊管教》,get到“用最大的耐心,给孩子讲道理”的要点。昨晚上第一次实践,派上了用场。耶!
熊宝这两天感冒,睡到半夜要喝水,喝完水之后清醒了不想睡。开始找各种理由折腾:
“妈妈,我想喝奶粉。”
“咱们睡觉之前喝了呀。”
“我没有喝。”(小小人一不如意就否认已发生事实)
“咱们已经喝了的。”
摇头,“我要喝奶粉”,开始大哭,眼泪唰的就出来了。
妈妈开始耐心说服了:
“咱们睡觉之前已经喝过奶粉了,现在是半夜,不能喝奶粉。半夜喝奶粉,牙虫就会跑到你的牙齿里面,用叉子、铲子在你牙齿上面挖洞洞,你以后再吃东西,就会塞牙,然后牙就会好痛好痛啊。爸爸妈妈带你去看医生,河马医生就会说,你的牙齿上面全是洞洞,都坏掉了,要拿着大钳子把你的牙齿拔光光。牙齿拔光光之后,就什么好吃的都不能吃了。不能吃蛋糕、不能吃面包、不能吃棒棒糖、不能喝牛奶、不能吃海苔、不能吃轮胎饼干(就是奥利奥),什么都吃不了了。”
小小人很认真地接了句:
“吃了棒棒糖要刷牙”。
“对”。
小小人又换了个说法:
“我要吃好吃的”,说完又哭。
耐心的妈妈把上面的说法换汤不换药的又说了一遍:
“你想吃什么好吃的?等天亮了,妈妈就给你拿好不好?现在是晚上,不能吃东西。晚上吃东西,牙虫就会跑到你的牙齿里面。。。。。”
小小人不再要求吃东西了,搂着爸爸的脖子,换了个方向:
“我要玩玩具”。
睡的迷迷糊糊的爸爸,摸不着头“你要吃什么?”
旁边的妈妈在心里一万次鄙视。。。“人要玩玩具”。
耐心的妈妈又上场了:
“现在是晚上了,玩具们都睡觉了”。
“没有,它们没有睡”。小小人摇头。(估计是觉得玩具没有躺在床上)
“它们在箱子里面睡觉呀。”
“那把它们从箱子里面倒出来”。
妈妈无语了。
“玩具们晚上也要睡觉,它们睡好了,白天才能好好地陪你玩呀。”
小小人算是接受了这种说法。
妈妈最后祭出了杀手锏:
“妈妈给你唱个歌吧?”
“不”。
“妈妈给你唱个《蜗牛与黄鹂鸟》吧?”
“不”。
“那唱个《BUS》?”
自个儿轻轻拍背,开始唱“The wheels on the bus go round and round。。。”
小小人搂住妈妈的脖子,让妈妈的脑袋靠在他的肩上,慢慢安静下来。
一首歌唱完,安然入睡。
比起以往爸爸的不耐烦、妈妈瞌睡的敷衍、熊宝不断的大哭,这次哄睡用的时间少了很多,也平和很多。耐心的讲道理,果然更有效。代价就是妈妈自己再也睡不着了。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