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 Staffan Nöteberg
在番茄时间内,专注在你所选择的活动中,坚决抛开各种杂念,其实这和“活在当下”、“心流”的概念是一样的,你不必去焦虑任务漫长无法切分或是复杂得无从下手,你就着手做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分解出一个25min,心无旁骛地执行。25min后,你会产生新的认识,当然也可能还是迷茫混沌,但进步的是你在行动,完成了至少很小的一部分,这部分可能对后继的任务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1、 首先列出“活动清单”,这点很重要。脑海中千丝万缕的想法,记录下来不仅有利于我们整理思绪,有的放矢,也不会遗漏一些不那么重要又不得不完成的事。可以是这一天,一周,亦或是本月,想法都先记录,再梳理,当然要考虑清单全部完成是否合理。
2、 其次“今日待办”,这是对活动清单的进一步整理,细化,把握当下。内容要更具体些,达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之前完成。这是给自己更清晰的行动指南,更为高效。
3、 第三,分析“今日待办””,标注重要等级,思考哪项是较棘手的,最着急完成,最重要的任务,预计所花费的时间(□□(你认为的时间)/○○(追加时间)),确定这几点,就专注在任务中,什么都不想不做不听不看,不与人交流,让25min的效率、价值最大化。一个番茄时间内未完成,可以反思是任务需要再细化还是难度太大?效率太低?过程是选择——专注——放松,若是在时间内完成了,可以进行过度学习,回顾检查,可以怎么提高?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是其他更有效的方法。若中断要重新计时,记录中断的次数和原因。
4、 闹铃一响,立即停下。这其实是给自己一个承诺,劳逸结合,也能在专注的状态时更加投入,不比漫无止境的专注,身体容易产生疲劳。适当的休息也更能投入下阶段的学习工作(短暂休息的大脑可以更清楚地做出决策),但休息的活动是需要考量的,运动、发呆……将休息作为奖赏,3~5min为宜。4个番茄钟作为一组进行阶段性休息,15~30min。
5、 按照这样的步骤,将“今日待办”逐一完成(备注:如果在做某件事时,心想着其他的事,很可能说明其另一件事更为重要、紧急)。
6、 每日回顾,是改进个人流程的关键:
1)️比较预估番茄数和实际完成所用的番茄数,找出问题所在,提高做计划的能力,更了解自身水平,完成更多的任务。
2)️突然冒出的任务或想法,填入“计划外紧急”。
番茄法目标
1、 减轻时间焦虑
2、 提升集中力和注意力,减少中断
3、 增强决策意识
4、 唤醒激励和持久激励
5、 巩固达成目标的决心
6、 完善预估流程,精确地保证质量
7、 改进工作,学习流程
8、 强化决断力,快刀斩乱麻
戴明循环(品质管理循环或PDCA 循环)
计划(Plan):制定预期的结果,以及达成它所需的流程。
执行(Do):实施该流程。
评估(Check):对流程进行衡量,比较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找出差距。
应用(Act):对差距进行分析,找出根源所在,意图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