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分类的标准
(1)书籍分类的标准
虚构的小说
论说型的作品
实用性——实用手册(指南类),教导类(经济、伦理、政治问题),演说
理论性——历史类、科学类、哲学类
(2)作者还谈了些什么
1、知识和行动:
知识:what is ,“是什么?”
行动:“how to do”,“why to do”
2、如何从书名中发现归类的方式
用检视阅读前三步进行初步归类。
除了这个流程之外,还有一些要求,第一个要求是你一定要持续的记着那个分类的标准,第二个要求就是你要时刻的保持对自己的一个怀疑,所以也是要批判性思维。你开始认定它是一种什么样的书(比如说我拿到了一本书,我原来以为它是小说呢),看着看着,哦!它不是小说,你要立刻改变,不要一棵树上吊死,讲的就是这么个事。
3、科学和哲学的区别,
哲学是从具体实践(实际案例)中抽象出来的,而这些抽象可以很快地应用到实际中。哲学在实际生活中不陌生;
科学是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来做事的,很多的实践实验才能得到。
历史、科学和哲学本质上是有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是通过一些方式来说明一个道理,而这个道理具备一定的通用性。通用性各不相同。科学的通用性比较低,历史的通用性其次,哲学的通用性是最高的。你比如说我们在哲学上谈到的一个问题:变化是无处不在的,你看这个通用性非常非常的高;而在科学上,我们得到一个问题:电子围绕原子核转动,而这种科学上的问题,它的通用性是非常低的;而历史又不是这样的,比如说你一定要做一个好的君王,要无为而治,你可以通过历史来总结出来的。这些东西有一定的局限范围(历史性会有一个特定的条件)。
四、分类前置的目的
最后再提第四点,为什么要把分类前置?
因为在管理学上有这样的一句话:任何管理的基础都是分类。
从管理效果公示看:Fm=QiPGMi+E的Qi是指问题是什么,那这个问题是什么?我们要对整个问题的状态进行了解,对它进行分类和分层。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定位,定位的目的是根据定位选择相应的策略和原则。也就是要说,你在选择管理手段和解决方案的时候,要有的放矢,这就是分类前置的根本原因。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读书是一样的,别的事照样是一样的。所以作者用他这本书作为案例来辅助说明这个管理公式。
敲重点:任何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一步都是对问题分类,任何管理的基础都是分类,然后我再给大家两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构建自己的基础分类标准模版。注意!这是标准模版。这个模版,我有一个名字,叫强力底板,你可以在我的博客上搜“强力底板”,我也有实践,叫“强力底板的多领域实践”。
我还有一个建议:把自己可能混乱的生活变得更清楚一点,这样可能带来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