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正在扼杀我们的人生体验感

最近看了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大家都说乐莹是讨好型人格,这个我深有体会,因为我就是个标准的讨好型人格。

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原生家庭相对比较严格,只有在满足父母的期望时才能获得认可,在之后处理人际关系时也倾向于讨好他人,也可能是和我心里需求有关,比较缺乏安全感、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另外和我的性格有关,作为i人我天生敏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讨好型人格归根究底是源于内心的善良,不愿意伤害别人,不想给别人造成麻烦,但对自己来说是极大的内耗,极大的降低了人生体验的爽感。

《不去讨好任何人》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方法。

拒绝别人就心慌、无条件地附和别人、不能对别人提要求、主动为别人行方便、总是做别人期待的事情、停不下来的微笑、从不发脾气,以及用极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大家对这些行为是不是很熟悉,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内心的恐惧、不安和缺乏自信。

书中提到的几个建议值得我们参考:

1、让别人看到真实的你,勇敢地表达自己的需要与观点

2、懂得取舍,不要害怕冲突,忠于内心的选择。

3、无情的“拒绝”,拒绝的同时可以给对方提供一些合理的解决建议

4、看到并接纳真实的自己,不再证明“我是好的”,坚信自己是好的

5、学会满足自己对于“认可”的需要,学会给予自己安全感

6、察觉情绪的本质,学会与其玩耍,愤怒不是敌人而是朋友

7、持续感恩,学会爱自己,勇于索取,建立配得感

通过勇敢地表达自己、学会取舍、拒绝他人、接纳自己、满足自己、察觉情绪、感恩和爱自己等方式,逐渐摆脱讨好型人格的束缚,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可以拥有更加美好和充实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