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为什么要提及“涉大川”的概念

易经的卦辞及爻辞里有多处提及“涉大川”这一概念。比如需卦的卦辞是“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而它的彖辞则是“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现代人的眼里,山河是美好的。象什么“五一长假”“国庆”之类的,名胜古迹往往人山人海。这一切大家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又有谁想过,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强大,我们的社会安宁。

在《周易》中,坎为险,为阻碍,为陷,为大川。所以当社会动乱的时候,山河往往是凶险之地。

《资治通鉴》上记载,一次魏武候顺着黄河而下,看着险要的山河,对吴起说:“固若金汤的山河真美啊!这是魏国的宝啊!”(他说这话的时候也不想想,他曾祖父当年就和智瑶一起,用晋水淹了晋阳!)吴起回答说:“国宝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当初三苗氏部落,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彭蠡湖,但他们不修德义,被禹消灭了。夏朝君王桀的居住之地,左边是黄河、济水,右边是泰华山,伊阙山在其南面,羊肠阪在其北面,但因朝政不仁,也被商朝汤王驱逐了。商朝纣王的都城,左边是孟门,右边是太行山,常山在其北面,黄河经过其南面,因他施政不德,被周武王杀了。由此可见,国宝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如果君主您不修德政,恐怕就是这条船上的人,也要成为您的敌人。”

吴起的见解真是一针见血。在历史上,被大川淹死的帝王也挺多的。所以,我想《周易》也许是用“涉大川”来做为社会稳定或动荡的另类指标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松江流,垂柳羞,云山入水伴鱼游。离人匆匆走。 思悠悠,念悠悠,念到深处梦不休。故地又新愁。
    张一碗阅读 1,144评论 0 0
  • 最近在听薛之谦的歌 好像总是跟这个世界接不上头 或者是总慢了一步 空间被薛之谦刷屏的时候我还不了解他 总觉得是挺好...
    念珠heroine阅读 1,826评论 0 0
  • 清秋树下的闲读 一个诗意的秋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个盎然春意般的美林,一个灿烂初夏般的蓝天,我恬恬地、静静地加...
    青石板上的马蹄阅读 1,605评论 1 1
  • 白昼似夜,一派茫茫 人们躲在门缝里,凝望 黑白世界于瞬间转换 走廊或胡同间屏蔽了景色 路灯下不再有衣裙飘逸的靓影 ...
    南屯游子阅读 2,481评论 0 1
  • 在一些问题上,你总是犹豫不决,害怕做选择,很难下决定。这是病,得治。 其实问题的本质就是取和舍。 之所以难于取舍,...
    喵小东阅读 8,37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