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抽空恶补了一些落下的课,又学到一个很好用的读书记笔法——葱鲔笔记法,赶紧记来下。
如果你认为一本书内容很有价值,你希望把该书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知识的话,不妨学习一下奥野宣之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就是在“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后,再加两个要素:摘抄和评论。在这种方法中,摘抄与评论并存,就像一道菜中鱼和大葱的关系一样,所以奥野宣之称之为“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
我们可以根据“葱鲔笔记法”四个维度去写出阅读后的读后感,分别是:
1.记录读书日期
2.作者+书名
3.摘抄重要内容(美句)
4.感想(200字以上)

这是一个既可以摘抄美文美句来记录笔记、积累素材库,又可以让自己加深印象,读完之后写读后感的方法。
一方面,对于摘抄的内容,奥野宣之建议:摘抄的句子是“让自己心动的语句”,即不管它在原书重不重要,只要你有共鸣就行;摘抄的段落是“颠覆你之前想法,使你的认识发生动摇,在抄写和重读的过程中仍让人信服或是感觉震撼的”。
另一方面,对摘抄内容写下当时的想法非常重要。这是代表在读书过程中有自己的思考,是自己的原创思考。也就是说通过“输入再输出”,把书本知识内化,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这样通过一本书,你就可以搭建自己的思想舞台了。
老师介绍在用了葱鲔方法写了一篇葱鲔笔记之后,可以不定期再回来看自己的这篇葱鲔笔记,反复学习复盘,就可以记忆犹新啦。
另外,如果我们在读一本书时,想着以读后感为前提的情况下进行阅读,想象着要写读书报告,以这样的心态来认真阅读的话,也会比较容易记得其中重要内容。
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①觉得重要的地方,马上画下画线
②想过后再重读或想引用的地方,贴上便签纸
③有什么启发或引申出什么想法,随时记下来
④选出这本书里的“最佳名句”
⑤写下这本书的“最大启发”
⑥写出想从今天开始实践的“最重要的事”
⑦读完一本书,一定要写读后感,哪怕是短文也好
最后,还需要定位自己的读书类型。浩瀚书海,人的一辈子不可能都能读完。还是需要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或者结合未来的读书方向等进行精细选择哦。
近期我也尝试了一下,发现带着目的去阅读一本书,的确对于读书的知识吸收效果更好呢。
法国文学专家鹿岛茂先生也曾说过:“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感谢兰心书院老师的分享,“葱鲔笔记法”非常实用,这个笔记不仅可以用在咱们读书上,还可以用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
日常工作中需要用什么知识,然后快速地读需要的这本书,并汲取其中要用的专业知识,随学随用进行实践,会记得更牢一些。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好方法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