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子,就是俗话说在戏台上唱戏的,以柔软的身段、婉转的唱腔、灵动的眼神取悦世人,等同于现在的演艺界人士。中国有句人尽皆知的古话:戏子无义。
这是因为戏子在古代属于“下九流”,他们在台上惯于涂脂抹粉、逢场作戏、笑面迎人,有着了道的被迷得神魂颠倒,倾家荡产的(类似于今天各路粉丝追星的疯狂举动)。因此被人轻视、堤防,被人嫌弃、厌恶,唱得再好在世人嘴里也是“无义”。这是其一。其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伦理五常只有有身份的上层阶级才有资格谈,而戏子身份低微,是没有资格谈论这些的。统而言之,“戏子无义”说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早已深入人心。
然而,在现实主义大师曹雪芹笔下,却完全颠覆了这一社会传统观念。柳湘莲,便是这种颠覆性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柳湘莲身上,有情义之真,有人性之美,有冲破重重黑暗的人性光辉。虽然研究“红学”的大家不在少数,虽然围绕着柳湘莲的解读也早已众说纷纭,但我仍愿意从“戏子”的角度,对柳湘莲这个小人物及曹雪芹在这个人物身上倾注的情愫进行一番尝试性的探讨。
一、对权贵义愤填膺
柳湘莲的首次出场是在《红楼梦》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那柳湘莲原是世家子弟,读书不成,父母早丧,素性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宿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因他年纪又轻,生得又美,不知他身分的人,却误认作优伶一类。[1]
这段引文详细介绍了柳湘莲的生平。柳湘莲家道中落,却不肯读书取仕,光耀门楣。不读书便罢,还耍刀弄枪,赌博吃酒。也罢,可是他还没完,还爱眠花宿柳、串戏。---换了现在,谁家有这样一个小孩,都只会摇头,何况是在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代呢?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在世人眼里不务正业的人,却偏与宝玉交好。同样叛逆而无法走出牢笼的宝玉与柳湘莲惺惺相惜,他们在彼此身上都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他们情真意切,不屑于与世俗的寒凉黑暗为伍。
柳湘莲生得美,过着“串戏”生涯。在那个社会里,就被贵族阶级当成了玩物。“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对这恶浊的世道,柳湘莲不是极力逢迎,而是深恶痛绝:冷心冷面就是他愤世嫉俗的外观。在赖尚荣家的宴会上,柳湘莲与呆霸王相遇。冤家路窄,这家伙一见美男,就故态复萌,动了龙阳之兴。他涎皮赖脸,动手动脚,惹得柳湘莲心头火起,“恨不得一拳打死。”[2]---像薛蟠这种粗鄙的纨绔子弟,他为抢英莲(即后来的香菱)打死冯渊也好,在家塾包养学弟也好,都是出于权贵阶层强烈的占有欲望,绝对谈不上真情,柳湘莲看惯了权贵间的冷血游戏,又岂能不知?
但柳湘莲毕竟是“素性爽侠”之人,他顾及赖尚荣的面子,不愿给朋友添乱,弄得不欢而散。只好暂且忍耐, 然而,又不能这样就算了,他咽不下这口恶气。于是,心生一计,哄薛蟠来到城外人烟稀少处,痛快淋漓地揍了他一顿,打得他服低讨饶,狼狈不堪,然后扬长而去。他打呆霸王这一段,真叫人解恨!柳湘莲的豪爽、机智、不畏权贵、嫉恶如仇尽在其中。他任侠使气,拳头专打不仁不义之人、恃强凌弱之辈,他是在为自己的独立人格、宝贵尊严而战。换做今日,有哪位明星敢跟自己的老板叫板呢?有多少人会视金钱如粪土、仍然将人格尊严看得至高无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