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兜兜转转绕了一个大圈下来,曼妮(化名)长舒了一口气,她终于明白,不能以“兴趣之名”绑架自己的职业和生活,她要做的事情,是找到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的契合点,而不是纠结于兴趣本身,忘记了真正的诉求。
正如这个世界并没有一个完美的请人等待我们发掘一样,在职场上,如果光有兴趣,其实只完成了前半部分,真正的后半部分其实还需要一样关键的东西支撑这份职业发展下去,那就是——成就动机。
一、案例背景:我又打算跳槽了
“晓璃姐,我这次找你咨询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我最近又打算跳槽了,所以想尽快明确下职业方向。”正式咨询的开始,曼妮就坦言说出了她的咨询诉求。
翻开曼妮的职业经历,不难看出,从她第一份工作开始,她已经陆陆续续换了好几份,并且每次都撑不过三年。
鉴于曼妮所从事的职业是高度专业性的财务领域(她之前都是从事基层会计工作),我深知三年不到就出现一次“断档”意味着什么——在这份高度专业化的职业里,曼妮无法做到精深,就像挖井一样,每次快挖到泉水的时候,就以各种理由放弃了。
这样的死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固化,以至于曼妮每到三年的时间节点,都会对目前的现状极度不满意,却又找不到新的方向。
而她之前的对策就是逃离,然而一次又一次的逃离后才发现,自己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
二、扑朔迷离的兴趣
我问曼妮:“你刚才提到理想的工作,能具体说说吗?”
“我理想的工作嘛,最好是自己感兴趣的,然后每天上班都会激情满满,还没怎么感觉就下班了,每一天都很开心。”曼妮说。
曼妮的这个预期看似美好无比,但却让人摸不到边际。
将预期具体化,才便于后面的分析。
“好,你刚才提到,一份工作最好是自己感兴趣的,能和我分享一下,你都对什么感兴趣吗?”我问曼妮。
“要说爱好嘛,有美食、旅行、购物这几样。”曼妮说。
“好,那么你方便告诉我下,你为这些爱好都投入过怎样的努力呢?”我继续问。
“对这几项爱好,我最大的投入就是花钱啦,”曼妮笑着说:“我的梦想就是吃遍天下美食,有段时间极其疯狂,我和我的闺蜜一到周末就打探有没有什么新开的小吃店,然后就四处尝鲜;旅行嘛,目前一年也就去一次,只能玩个三五天的国内游,以后有条件还想多看看更大的世界;购物尤其喜欢逛饰品店,对新出的款式特别没有抵抗力,好在这些饰品价格不贵,目前还可以承受。”
“嗯,好的。我很好奇的是,你是享受这件事物本身给你带来的乐趣呢,还是享受和大家一起玩乐的氛围呢?”我问。
“都有点,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满足感,美食、旅行、买饰品都能让我感到快乐。”曼妮说。
到这里,我基本能够判定,其实曼妮的兴趣,目前都是停留在“感官刺激”的层面,至于今后能否形成核心能力,能否转入其中的一个轨道最终成为一件事业,还需要继续剖析。
三、找到你的价值观
咨询到了这一步,我在纸上写了两个字——新奇。
是的,表面上看起来,曼妮似乎就是一个爱吃贪玩败家的人,其实这些兴趣的背后,就是两个字——新奇。
她喜欢打探新开的小吃店尝鲜,她喜欢到全国各地旅游看世界,她喜欢购买各种各样新奇好玩的饰品,这些行为都是非常具体的,也可能会随着年纪、环境等发生变化,但“新奇”这个抽象的价值观却是相对稳定而长久的本质。
“所以曼妮,尽管我没有见过你的面,但我觉得你看上去应该比实际年龄小好几岁吧。”我想进一步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
“是的,我同事都说我的脸会骗人,他们总拿我开玩笑,说我如果穿件T恤背上书包,去大学校园也没人会怀疑。”曼妮说。
通常对世界保有新奇的人,心里都住着一位童真未泯的孩子。
“嗯,所以你现在终于没能熬过三年,又犯了跳槽的瘾头对吗?”我半开玩笑地问她。
“对的,跳槽真的有瘾哎。”曼妮说。
她和我如数家珍般说起每次跳槽之后,自己又去了哪里游玩,吃了哪些美食,又见了哪些有趣的人,等等。
我渐渐明白,其实跳槽对于曼妮来说,不过是“新奇”这个价值观在背后推动的结果。
然而问题在于,如今的她既然找到了我,就说明她的内心还是有纠结和痛苦的地方,她表现出来的洒脱,可能有着不为人知的苦恼。
这个苦恼的根源在于四个字,社会认同。
四、“你想要”VS“你应该”
“你是不是一边在尝试这些新鲜事物的时候,心里很开心;然而一想到自己又要跳槽,突然内心就会多云转阴了?”我问她。
“是的,因为我很清楚,就我目前从事的这份职业来说,频繁跳槽是很忌讳的,年轻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但现在都要30岁了,感觉再不收敛点儿真的很可怕,到时候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看到其他同学各个都做出了名堂,而自己却还在动荡,真心觉得自己特别失败。”曼妮颇为沮丧地说。
“你知道为何你如此纠结吗?在我看来,你内心分明有两个价值观在打架,一个叫新奇,一个叫社会认同。新奇这个价值观推到着你不停地尝试新鲜的事物,同时也注定了你的注意力总是会被外界牵引,所以无法专注;同时你的内心还有个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它在不停地告诉你,不能这样下去了,否则事业发展上和同学比起来会很显得寒碜,所以你总在试图说服自己挺住,不能轻易换行。”我说。
“是这样的。”曼妮说。
“如果我告诉你,在这份工作上继续做下去,你那个叫做新奇的价值观就会跳出来和我唱反调;而如果我试图带你从兴趣点出发,找一条全新的路,你内心那个叫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同样会跑出来和我唱反调,觉得我是在指使你走歪门邪道。所以这个选择的背后,根本就是两种价值观的冲突啊。”我笑着说。
曼妮惊呼:“那完了,我说我为何这么多年来一直在纠结里打转,总也走不出来?那么晓璃姐,我是不是无药可救啦?你快告诉我,究竟要怎么办才好呢?”
“你回去之后,记得我说的方法,请在无人的地方,大声喊两句话。”我说:“第一句话是你认为你应该做但内心不认可的东西,比如‘我要做个财务专家’;第二句话是你内心渴望但仿佛不太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比如‘我要精彩与自由’。仔细比对这两句话从你口中发出来会有什么不同,做完这个尝试再和我反馈。”
五、比兴趣更重要的,是成就动机
没几天,曼妮又找我约了第二次咨询。
她告诉我,那天晚上,她真的像个孩子那样,找了个空旷的地方,对着天空喊出了两句话。
她说,第一句话她感觉自己说出来像是一台机器,而第二句话她说出来显然更能震慑自己的心。
“如此说来,我真的要放弃从事了多年的财务工作,转向其他八竿子打不着的领域吗?”曼妮说:“晓璃姐,你说的对,我回去反思了很久,发现我真的是一个矛盾的人,我感觉这份工作没有激情,但好像又缺乏胆量,不敢跳出这个圈,怕失去了现在的积累,虽然没有做出过什么成绩,但好歹也有了这么多年的从业经历。”
“是的,曼妮。其实我还很好奇一件事情,就是在这么多年的经历中,你可曾有过夜不能寐的兴奋体验?”我问她。
曼妮想了会儿对我说:“有的,那还是我在一次旅行途中,当时我只身一人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那个地方的口音很奇怪,对我而言完全像是听天书。我当时很不幸和队友走散了,后来我打电话问了他们所在的地方,接着我一路靠比划,终于找到了大部队,队友们都夸我机智。”
有人说,兴趣就像可乐,虽然一时会让你有愉悦感,但很快就腻了,无法天天喝;而成就动机就像茶,刚开始会有些苦涩,但喝习惯了,是一波又一波的回甘,你会发现这才是深度饮料,值得仔细品味。
后者就是大人才懂的滋味。
回到曼妮个案中来,我们不难发现,当曼妮用自己的办法克服了一路的艰难险阻,终于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并受到了外界的认可,这足以让她渴望一次又一次的旅行和际遇,用来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自己。
而在工作中,显然曼妮缺乏这样的“巅峰体验。”
六、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经过层层梳理,曼妮终于明白,现实工作中她受到新奇价值观的驱使,没法在枯燥重复的财务工作中体验到成就感,但内心也渴望社会认同,所以一直想转行,却迟迟没有行动。
考虑到曼妮喜欢新奇的特点,同时结合她的财务专业背景,我给曼妮提供了以下几个思路仅供参考:
1、去ERP、用友、金蝶这样的公司从事项目式销售工作,既能运用自己的专业,又可以接触不同的客户,还能时不时出差,利用工作之便,到各地尝美食看风景;
2、去会计培训机构做课程顾问这样的岗位,每天需要面对不同的人,根据业绩拿提成,而这种反馈通常是及时且迅速的,比起枯燥的财务工作,更能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容易建立自信;另外后期如果做得好,可以沿着课程顾问——校长——区域负责人这条道路攀升;
3、和领导做一次沟通,如果可能,也可以在现有集团内部进行转岗,转为公司审计人员,最大化程度保证每次的工作内容都不尽相同。
小贴士:
对于很多人处在职业十字路口的人来说,兴趣往往成为最冠冕堂皇的“挡箭牌”,遮住了问题的本质,让人看不清方向。
实际上,诚如爱情里根本不存在一个完美的情人等你去发掘那样,同样地,在职场中,即便以兴趣开始的工作,由于缺乏成就动机或与价值观冲突,也难以为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固然没错,但背后的成就动机及价值观也是缺一不可。
所以,当你对现状不满想要逃避,同时又迷茫无措,不知道想做什么,只是在意识层面渴求一份感兴趣的工作,不妨按照以下思路进行梳理:
1、深挖兴趣本身,看看这些兴趣的背后,是哪个价值观在起作用;
2、看看如今的痛苦与纠结,到底是价值观的哪个层面出现了冲突;
3、从过往经历中,发掘自己的成就动机,找到自己巅峰体验,并结合现实,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我特别喜欢一段话,那就是——
“一边是人生理想,一边是现实主义。其实两者并没有多大的冲突,关键是你有没有想去争取获得的勇气,勇气背后还有执行力。”
共勉。
生涯规划师:赵晓璃
-THE END-
-关于作者-
✎
赵晓璃,职场作家、生涯规划师,
著有《怕麻烦才是你最大的障碍》、《请停止无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