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教授 :别再早睡早起了,这是错误的!

来源:健康时报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小我们就听一句话,早睡早起身体好。还有诸如此类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XXXXX。

小的时候,觉得这样还是很正常的。但是随着年龄慢慢变大,睡觉和起床时间也拖得越来越晚。这个时间在大学时期达到了一个巅峰。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但是,早睡早起这个谚语遭到了权威数据分析的挑战。因为有学者表示,早睡早起就是一句彻头彻尾的废话。

在国外大学Final期间,许多人都会选择熬夜复习,这得到了权威教授的支持。

牛津教授:推迟上学时间,可提高成绩

牛津大学的这位学者叫Paul Kelley,他的一项研究表明,10岁的孩子自然睡醒的时间是6点半,16岁时是8点,18岁时则是9点。

论文中指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有着不同的睡眠时间。

“比如,对于一些孩子,7点叫醒他们,相当于把50多岁的老师在4点半叫醒。”

除了睡眠时刻表跟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以外。

Paul教授表示,10岁儿童在上午8:30之后才能专注地学习,16岁的青少年在10点之后开始学习才能有最好的效果,大学生应该从上午11点之后开始学习。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表示,只要学校能够按照这个模式去进行授课,除了时间安排不用做任何调整的情况下,学生的成绩至少会提高10%。

他以前是一所中学的校长,在他将上学时间从上午8:30推迟到上午10点之后,获得高分的学生人数增加了19%。

尤其是针对现在的青少年,生物钟设定基本上是在午夜时分才会产生困倦的情绪,这个时候自然地去睡觉,然后睡到上午10点左右。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样才能确保这些年轻人的精神完全清醒、注意力集中。

Paul教授并不是唯一一个提出早睡早起存在问题的学者,之前美国儿科学会同样表示,早睡早起这种事情,对于学习没什么益处。

该学会曾建议,初中和高中将第一堂课开始时间推迟至8:30或者更晚,并建议睡8.5至9.5小时,使学校的课程时间安排和青少年的自然生物钟协调。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为了验证,自然生物钟能否促进学习。

牛津大学对英国100家学校,几万学生展开了调查。

为了配合这项调查,这些学生都是从10点开始上课。

调查结果预计将在2018年公布。


图片发自简书App


睡不够,不够睡,已经成了很多国家青少年面临的严重问题。

有的是因为娱乐生活过于丰富,但是大多数都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今年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表明,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近八成睡眠不足。

这样对于学习效率影响十分严重。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早睡早起会影响学习、工作效率

Pual教授认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时间是违背生理节奏的。而且是十分不合理的。

这一强制规定的上班时间和人体本身的自然生物钟存在分歧,也就是说,很多人在强迫自己的身体早睡早起,这样会对他们的工作表现、情绪和精神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更别提现在很多工作都要起得更早。

他说,55岁以下的成人的工作时间应在上午10点,而不是9点。10点之前开始工作可能导致员工生病、疲惫不堪、倍感压力。

纽约客:有40%的人在生理上不适合早睡早起

美国著名杂志《纽约客》在二月份海报道了一项科学研究结果,有40%的人在生理上不适合早睡早起。

并且将人细分成了两种类型,按照按生物节律进行区分:早上容易兴奋的人和晚上容易兴奋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早起鸟和夜猫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顾名思义,早起鸟类的人群,在早上效率更高更能掌控自己,无论是情绪还是思维。这类人在早上效率奇高,但是到了晚上,往往开始思绪混沌,精神萎靡。

而夜猫子的黄金时间则在晚上,这个时间段他们思绪发散,精神集中,情绪兴奋。反倒是早上的他们,根本起不来床,强迫自己起来,也只能是浑浑噩噩的浪费时间。

对于人体控制睡眠的机制,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是由两套系统决定的,一套是调控睡眠需求的睡眠内稳态,它决定你活跃时间是早上还是晚上;另外一套系统,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生物钟。

它们在能否和谐共处是个未知数,尤其对于“夜猫族”来说,可能身体节律已经困得不行了,生物钟却会淡定地告诉你:少年,该起床了!每天处于这样分裂状态的人可能会在低效中度过每一个困倦的早晨。

基因决定你是“早起鸟”还是“夜猫子”?

你到底是“早起鸟”还是“夜猫子”?根本决定因素在于你的基因。


图片发自简书App


据睡眠专家尼尔.斯坦利称,已经有6种基因被认为和睡眠类型有关。举个例子,有一个名为DEC2的基因有独特功能:它的表达受到生物钟的调节,而表达出的蛋白质又会反过来影响睡眠的时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基因是人体自带的一种固有天赋,强迫改变的话,比如,作为早起鸟的你,强迫自己变成一个夜猫子,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强迫自己这样去做,换来的结果就是,注意力消散,精神不集中,长时间下来就会导致记忆力减退,思维缓慢等一系列症状。

所以,不是你能熬夜,就代表会学习好,也不是你能熬夜就代表工作效率高。

你适合在什么时间段睡觉,什么时间段睡得最香,都是基因决定的。

晚睡能变聪明?不,只是聪明人睡得晚

其实,一直以来,睡得早和睡得晚,到底哪一种对人体更有益处,一直都在争论。

早睡派和晚睡派的口水,就没有停过,今天你发一个论文,明天我必然要用别的数据怼回去。日本还有个专门的“早起心身医学研究所”,跟晚睡党死磕到底,真是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在上个世纪,我大土澳的悉尼大学就已经参与到睡眠问题的研究中了。

悉尼大学的心理学家和美国空军合作,研究睡眠时间早晚对智力的影响。

结果,研究发现,夜猫子的记忆力和记忆敏捷度也就是记忆速度要更强一些。

2007年,意大利研究人员提出了另一个议题。夜猫子的创造力高于早起鸟型的人。

从科学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夜猫子型的人更习惯用右脑从事创造活动,而早起鸟型的人更擅长用左脑从事逻辑思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进化心理学家金泽哲认为智商高的人更能适应晚上的工作节奏,不过把控各种因素之后,由于智商差异造成的睡眠时间早晚也比较微小了。

2014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就颁给了一个关于晚睡的研究,研究发现晚睡的人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更好,但同样更容易有自恋、控制欲和心理变态的倾向……

晚睡也需要睡得好

其实,很早以前我们就讨论过一件事情,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的问题。

有些人每天只睡4-5个小时,依然神采奕奕,精神饱满。

比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工作日时间里,每天晚上只睡4个小时,白天依旧可以保持极高的工作状态和旺盛的精力。

同样是因为基因问题。

2012年美国癌症协会公布了一项长达6年的大型研究结果,通过追踪发现死亡率最低的是每晚平均睡7个小时的人。名列第二的人每晚平均睡6个小时,而人们传统认知中的“8小时最佳睡眠”拥有者竟然比每晚睡七小时的人死亡率高出12%。而另一项哈佛的研究证明,每晚睡9-11小时的人会产生记忆障碍,而且比坚持睡8小时的人更有可能患上心脏病。

所以,睡得多,不代表睡得好。

睡得多更不代表身体好。

最后的论证问题,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个点上:早睡早起这句谚语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具体的情况,还要取决于基因问题。

是不是有一种恍然大明白的感觉,为啥我一直学习不好,就因为我天天起的太早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说来惭愧,杰Sir在冬天还能够坚持早睡早起,但是到了最近的春暖花开的春天,天气实在是太舒服了,竟然发现能难坚持早起...
    杰Sir有话说阅读 4,385评论 3 15
  • 亲爱的各位读者大人们(虽然我知道没有几个人读*~*),早上好!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在这里,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
    无臻趣史阅读 10,412评论 137 267
  • 我没有做到过习惯早起。 其实我并不孤独,大家都一样,哈哈。 小学初中都是父母或妹妹叫我起床,高中大学靠舍友,我经常...
    李虎虎_阅读 633评论 0 1
  • 星期六,休息。早上铭帅妈妈带着帅去了托付,我在家守护着铭航,工作日铭航起的挺早,赶上休息日,也让他奢侈一把,...
    指挥官阅读 196评论 0 5
  • 今天李逼逼的《关于郑州的记忆》一直在脑中响起,不自觉地就想把歌词写出来,可说来惭愧,虽是天天听,但并非是刻意地听,...
    满朝阅读 81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