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镇里的街上,戴口罩的人流、穿梭的汽车,冷清的店铺,假如耳朵能用开关关闭听觉功能,只是用眼感知,一切的一切,井然有序,但是科技还没有达到随意暂停人的某个功能的程度,路边停着的那辆架着喇叭的皮卡车发出的刺耳喊话,让这看似美好的市井百态罩上了一大片乌云:8月21日夜间到22日,我市有一次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强降雨量级大、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
720过去的一个月里,郑州成了持续不断的热点,地铁5号线,京广下穿隧道,焦点还没有从电梯口悼念逝者的花篮移走,德尔塔病毒又将郑州推向风头浪尖,郑州的人、郑州的车,连郑州发出去的货都成了围追堵截的消杀对象。
持续的挑战郑州这届父母官的管理能力和体制机制,惊动天惊动地,惊动俩国家级的调查组进驻, 几个芝麻官的撤职,再一次警示官僚们,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第一,渎职会丢饭碗!
昨天小区群发通知,提醒有地下车库的业主挪车,儿子坚决地说,上次那么大的水都没淹,紧张什么?想想小区密密麻麻停满车辆的状态,又仔细研究了一下政府的通告,觉得即使是有雨,也是22号,不挪也罢!
我定的应急预案是真下大了再挪车关窗户,然而,等雨的夜更不好受,真不如提前挪好车闭门关窗户睡的踏实,弄的七上八下忐忑了一整夜。
其实,昨天一大早就接镇政府通知,各村村民,驻镇各单位做好防洪准备……我陪着夫人赶到她那遭受重创还没有开始灾后重建的电影驿栈里忙活了一天,清理疏通泄洪通道的淤泥,封堵容易灌水的洞口,排查可能的险情,期盼别再雪上加霜……
熬到天亮,手机里关于政府启动X级响应措施,关于平头百姓等雨的话题热度不减: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不管这雨能不能下,下多大都不重要。能做到防范于未然就是一种进步!
以前下雨可以睡个好觉感觉挺开心的,现在听到下雨就恐惧;
有阴影了……
整个河南都在等雨,像一个初恋的少女等待男友,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这是一场尴尬的雨
雨一直处于游离状态,因为各级政府都说有特大暴雨和极端天气,目前一直在尴尬中徘徊……
雨在想:
先去乡下呢,还是进城内?是来点刺激的,还是蜻蜓点水?
因为这场雨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雨。
该怎么下?下多大的量?下多久?
这是一场让台风困惑的雨
先去乡下,乡亲们受不了,会发生重大自然灾害;
进城吧,城区排网工程承受不住,会发生内涝和交通瘫痪;
下小了,气象局不满意,因为他们都预报了暴雨到大暴雨。
下大了,水务局不满意。
毕竟他们防汛人手不够。
如果肆无忌惮的下,弄的墙倒房塌人员伤亡。会天怒人怨的。
如果下出了防汛豆腐渣工程,一批人会倒霉的。
不下吧!政府不满意。人家都弄了一大堆红头文件通知各个单位大张旗鼓准备防汛了。
暴雨一直憋着,深刻的思考着,徘徊着,犹豫着,
或许要擦肩而过……
我又想起山里的那位高人的教诲:大自然在清理垃圾,疏通脉络,一切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必然会被纠错,怎么能狂妄的与天斗与地斗呢?顺势而为,借力而行方能成就大业。从无视阴晴圆缺到防患于未然,是进步,更是回归自然!
此时,2021年8月22日13:20,窗外的雨声渐起,风雨就是再凶猛,郑州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