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重来的那些,才会让我们成熟(上)

当这三年的友情以四十六天的爱情快速终结之后,没有喋喋不休的争吵,没有藕断丝连的相互骚扰,没有拖泥带水,没有互相埋怨,只是再也回不到爱情开始之前。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世界上统共有70亿人口,我们这一生会遇见2090万人,只会与3000人相交,知己朋友最多不会超过20个,真心爱上的人不会超过10个。所以相爱的人遇见的概率只有0.0000000014.”

所以,我把你我分开的原因归结于要么不够爱要么就是遇见的概率太微薄,不足以匹敌着几十亿分之的概率。

直到刚才万能的朋友圈给予了我想要的答案,发圈的人说“女孩子一定要在自己年少无知的时候谈恋爱,不然长大了、聪明了看男的总会觉着弱智。”说实话,刚一抬眼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与这句话的主人产生了那么几秒钟的共鸣,等到思维的盲区被脑神经的电波波及到之后,我觉得句话该这样修改一下“女孩子如果想要谈恋爱最好是在年少无知的时候开始,不然等到长大了,聪明了就不会如同年少的那般不理智。”

我与x的相识不免俗套,在我朋友与他朋友的一次聚会上,同样代表着陪衬身份出场的我们在几场语言与眼神的碰撞之下,以一种相见恨晚的情绪拉扯着我们聊嗨了一整个聚会。这种看似与生俱来的默契就为我们第二次相遇埋下了重重的一笔,后来的我以为这种默契就是因为爱情。

只是,那个时候,我们都不曾明白,青春就像一场轰轰烈烈席卷而来海啸,最终等待我们收场的唯有那一脚一脚踩在满地烂砖破瓦的狼藉。

再次相遇在第二年的冬天,如果没人提及我早就忘记了在聚会上的这个意外的“搭档”。然而,可能冥冥之中相互吸引的人,会得到老天的一次眷顾,我们生活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学生之间的过年回家搭伴可以在铺天盖地的交流群里搭伙,而我们也就在这样的搭伙里再次相遇,同样的默契,同样的心领神会,只是这一次我们相信了缘分并且善待了缘分的赐予。

这一次,青春是丛林,是荒原,是阳光炙热的奔跑,是大雨滂沱的伫立。

《春娇与志明》当中,志明对春娇说“有些事情没必要一晚上做完,我们又不赶时间”。所以,这份友情随着时光壁橱上的慢火轻轻地熬着,不冷不热,不近不远。

直到有一天当我的室友问其算不算我男朋友的时候,一个“算”字捅大了壁橱上的慢火,锅里的汤沸腾了!他说“我不是跟你在谈恋爱,我这一天是有病吗?大半晚上不睡觉陪你熬夜聊天。”他说“你这情商智商不在线的女人,也就只有我看的上”。他说“我宣誓,我会忠于内心。”他说“无聊就去玩游戏吧!不过脾气会变差,但是没事,你脾气差了我包容你。”一直秉持于粗线条生长的我,就这样慢慢的被细化了。即使我知道,异地恋是恋人之间的最忌讳的挑战,身边也 不乏有因为异地分手的例子,而我就想奔着这条荆棘的羊肠小道走上这条“异国之恋”,想要成为在异地恋上最成功的案例!

所以,彼此之间甘愿着,磨合着,最终也就随着时间萧条着如此时这般。

可能,人往往会因为寂寞,才会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爱情上,当生活过的丰满生动之时,有些爱情也就不告而别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