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92年妹子同事最近遇到感情困惑,她是潮汕人,父母非常迷信八字,上一段感情是父母介绍的对象,家境非常好,家里爆有钱。
分手的重要原因是父母算了那男的八字不好。那时候才谈了一个月,刚好遇到过年,一开始她还想坚持,后来全家族都批评她,最后放弃了这段感情,八字不是唯一原因,但是重要原因。
现在她跟另一个男的谈,她没告诉父母,但前两天,父母突然问是不是又谈了,她急忙否认。
我问她,家里是不是一定要算八字,是不是不可避免。她说潮汕家庭又特别是女孩,基本是逃不过,她爷爷爸爸都很信。
我说,如果是这样,就先算八字再谈吧。不然你谈了,最后八字不好,还是要分手。
她说,她父母也是那么说的,开始前就先算算,合适再谈。但她觉得怕现在这个男的算了也不好,她想多一点美好的回忆,还不想分开。
我说,美好的回忆前提是以后你们有在一起,如果不在一起,可能是痛苦的回忆,你是否能承受这种痛?(从她跟我分享过去的几段来判断,我觉得是暂时不能把过去消化成美好)
她说,现在才两周算八字会不会太快。
我问,如果是一起两年后算到不好去纠结是分开还是继续,跟现在算了不好再考虑是否继续发展相比,哪个你更能接受?
她没有回到我的问题。
她说,道理都知道,但做到很难啊。(此处是她以为的知易行难)
我说,那你不是真的知道,你真的知道的话,就会做了。(我的观点原来上升个理论高度,就是宋老师说的知难行易,92妹子的知非真知)
此处的疑问是,怎么才知道自己的知是否真知?
宋老师提出,是思考战略。对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战略性思考。(其实就是以终为始)
此处就延伸到,如何才能够战略性思考,这项技能并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
是否能有可执行的方法论。
宋老师提出一点,我觉得确实可执行—— 首先来于深度信任,深信不移到信仰的层面。
我所理解的意思,就是对与你交谈的人的深度信任。
这好比我们看医生,但如果我们不相信医生,开了药我们也未必吃。
所以,歪个楼。对于那些来找我们寻求帮助的人,是否有个前提——你首先要相信我,否则我说什么都没有意义?
这样可以避免自己对牛弹琴,浪费自己的时间。
回到正题。
深度信任的建立,又是另一个很深度的问题。
我就思考,像我这位90后同事的思维方式,其实身边比比皆是,是否能有一套通用版的方法,是能切实可行,她们能持续使用的?
知——真知——行
知与真知之间,有多远的距离。
真知到行,又有多远。
希望有一套方法,能尽量缩短这份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