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不会吃人类并且会觉得恶心?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也思考过。我去处一切理论话、数据化的东西,单纯的闭上眼睛,谈谈最直接最简单的我的个体感受。

当我吃鸡的时候,我最喜欢吃鸡头。我会先咬掉鸡冠子,再吃掉头皮,然后咬断眼眶,掀开头盖骨,吃掉大脑。

是不是有些不适?

那我换一种说法,我会先吃了鸡冠子,在吃掉烤鸡脑袋上的肉,然后咬断骨头,吃了鸡脑子。

是不是好些。

我觉得人在吃和他自己差距越大的东西,越没有代入感。换句话说,你吃鱼翅的时候不会觉得鱼这里有多疼,相比戳你眼睛来说想象割掉你的鱼鳍有多疼是抽象的,因为你有眼睛没有鱼鳍。但是你吃人手臂的时候,你会清晰的知道你现在咬开的是胳膊肘,你吸走了筋,你咬断了肌肉,你啃掉了指甲,你清楚的知道这有多疼。所以会产生不适感吧。

人给动物的部位重新取名字我觉得也是为了降低代入感。如把肾脏改成腰子,舌头改成口条,胸骨改成排骨等等

之前还看过一文章说,人类对布娃娃的恐惧做了分级,画出统计图发现,如果把10个娃娃与人类的外形相似度从1(最不像)到10(几乎一摸一样)按同比成都排列,1、2、3、4、5、6、7、8、9、10 人类害怕的曲线是从1开始逐渐上升,上升到中间值大概5、6到顶峰,然后开始下降。也就是说长得像海绵宝宝一样的娃娃和木偶人类更怕木偶,因为木偶更像人。然后小丑和木偶比起来人类更怕小丑,因为小丑更像人。但是小丑和一个和人一摸一样的娃娃放在一起,人不会再怕这个娃娃了,因为它和你一样。你还是怕稍微有点不同的小丑。

吃动物的话,我觉得和这个规律有点像。我感觉人类吃和自己越不像的东西,差距越大的东西越觉得恶心(毛毛虫,蜘蛛,蛾子),同样吃和自己相似度越高的东西也越恶心(猴子,小孩,其他种族),最舒适的就是中间值(猪、牛、鸡)

(更新:恐惧的涞源是复杂多样的。在人类张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对有毒动物或危险动物(如蜘蛛)的恐惧感有很大原因涞源呀进化过程中不断的被其伤害。还有人举例了“蔬菜”等“最不像人”,但为什么我们爱吃?这是个很好的反驳。我仔细想了想,我觉得这个“食物恐怖谷”在一定范围内才是比较有参考意义。“食物恐怖谷”的个人观点只是恐惧的复杂形成原因的一个“子集”。

当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这只是个人分析分享。欢迎大家的想法以及讨论和指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名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作者(英)丹尼尔·博尔(Daniel Bor)译者林旭文豆瓣http:/...
    xuwensheng阅读 15,512评论 9 54
  • 今天看完这句话,很有感触。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对于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都有着应有的...
    简云儿阅读 3,880评论 9 13
  • 第一个10年 我的笑灿烂如花般绽放 在青青的麦田里狂奔 在小树上攀爬 在田埂上吃那些甜的果 在长满芦苇的河中乱窜 ...
    诺言无言阅读 2,860评论 0 0
  • 去年今日,我一袭白纱,伴随着烟花礼炮和声声祝福嫁给了你,那时候的我是坚定的,是幸福的,我相信我嫁给了爱情,...
    遥远的友谊阅读 2,738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