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这个词,我首先想到的是,十几岁的夏天。他总是笑眯眯的,特有的少年才会有的害羞和慎重的眼神。
初见他是高一开学那天,高高大大的男孩,大家起哄推荐他做劳动委员,他被老师叫起来,男生们叫着他的外号,轰然大笑。隐约感觉出他的好人缘。
他篮球打得很好,是团队的主力,后来发现,他成绩也不赖。一点一点发现他的好,就像身上渐渐有了一圈光环,慢慢被他的优秀吸引,但我始终不动声色。
也许是性格太过内敛和拘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始终没有主动和他说过话。我们都是班里的尖子生,老师的重点培养对象,后来我的座位调到了他的前面,他时不时用笔敲我肩膀,问我某道题怎么做。
一句一句给他讲解题思路,偶然抬眼,刚好碰上他一眨不眨正盯着我的眼睛,我假装没在意,继续低头给他讲题。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很久之前,他就在注意我了。
后来变成我向他请教的时候多,他都十分耐心。高中三年时光缓慢又匆忙,关于他的所有想象也都留在那个特有的人生阶段。
由于学业繁重,升学压力巨大,我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埋头学习上。我看得出他在友好的靠近,但我可以做的回应很少。
最近的一次接触竟然是临近高考,一个晚自习,我怎么也集中不了注意力去学习,那时自己刚好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于是把板凳打横,索性坐到桌子下面去,躲在一个角落里想安静一下。他好奇地靠过来,和我肩并肩一起坐着。
很奇怪的是,不管我如何努力,都记不起多年前那个晚上,年轻的我们坐在桌子下面,都说了些什么。
我只是觉得那一天在我的生命中很特别,心灵上的愉悦让我深深的记住了我们曾经这样并肩交谈过。
后来高考结束,他查到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们开始发短信交流,很多怦然时刻都来自于收到他的短信。
他去了武汉的一所大学,而我则去了江苏无锡。我们一直保持联系,话题也越来越多,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成了一个让我安心的存在,好像他会一直在那里,给我一种安心温暖又踏实的感觉。
我常常有一种似乎我们已经在一起的错觉。但从客观来说,我们只是关系很好的朋友而已。
我对他一直没有全然的开放内心,这在于自己一直有一种自卑情结。我怎么能和他在一起呢?我们以后万一分开了怎么办?距离近了会有很多矛盾吧?我不想当初的好朋友最后变成陌生人。
当时的我,脑袋里充满了这些纠结的问题,最终并没有跨出那一步,打破朋友的平衡。
直到大三那年,十一月初一个阳光很好的早上,我接到好朋友L的电话,她第一时间告诉我,她与他在一起了。
在那一刻,我好像把整个人生的惊讶额度都用完了,当天下午怔怔地盯着校园一滩湖水发呆,并且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缓过来。
我这才知道,自己从前纠结的问题有多么可笑,无论我向前一步还是退后一步,他都有可能变成陌生人。并且,退后一步,这种可能性更高。
我迟钝到没有去真正了解自己的心意,既然那么在意他,为什么不把他拉进自己的生活?
那个电话改变了我。我后知后觉的发现,原来他不会一直在原地的,他总会走。
我生他的气,也生L的气。但我知道,这都不是他们的错,我把自己内心的感觉埋的太深太深了,他们在争取自我幸福的路上,确实没有一点错。
他生日那天晚上我给他打了个电话,我不知道如何向他表达我的感受,我们还会和以前一样是朋友吗?我这样问他,他说了令我心碎的话。
我记得自己在漆黑的宿舍走廊打的电话,夜空中又一轮明月,我又望着月亮发了一会儿呆,对于当时人生中出现的困局束手无措。
我们的联系从此戛然而止。
前段时间我终于向L坦诚了这件事,它像一个定时炸弹埋在我的身体里,让我觉得自己非常不好。
L很惊讶,就像当年我知道他们在一起时那样的惊讶。我也在她的惊讶中释怀了,看来她真的不知道,她不是故意为之的。此刻,L与他已经结婚好几年了。
L邀请我去当她的伴娘,我没有理由拒绝,婚礼那天再次见到他,他变得很陌生了。
我忽然意识到,在我面前的是另一个人。他是L的丈夫,是婚礼的新郎,唯独不是与我在高中教室的课桌下并肩说话的那个人了。他早已不是我心中的那个人。那时L的他,不是我的他了。
这样想时,我终于释然了。
有天去上班,走在路上,阳光灿烂,气温凉爽。石板路上洒落了一些淡黄色的小花粒,我好奇的四处寻找,这些花粒来自于哪种植物,内心忽然涌出久违的安宁和幸福感。
他也许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初恋,我们确实没有展开恋情,但折叠在那些时光里的暗暗情愫,就像今早看到的那些小黄花粒,它们经历了什么最终被吹佛到我的脚下,让我有一刻安心和幸福。
我想,我一直都欠他一句谢谢,谢谢那些时光里他的守护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