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周作业

1、简述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


OSI vs TCP/IP Model 

        1.) OSI Model中Physical物理层Protocol Data Unit(PDU)协议数据单元是Bit数据位, 这一层包括常用的物理媒体: UTP Cable, DSL, Optical Fiber, Ethernet协议(IEEE802.3)。Data Link数据链路层的PDU是Frame数据帧, 管理物理地址Mac, 包括协议: PPP, IEEE802.2。这两层在TCP/IP Model中统一叫做Network Access/Interface 层,包括同样的PDU和协议。

        2.) OSI Model 中的Network网络层在TCP/IP Model中叫Internet层,使用的PDU是Packet, 负责逻辑地址管理和路由选择,使用协议: IP, ARP, ICMP。OSI 和TCP/IP Model 都有Transport运输层,负责两个节点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使用协议:TCP (PDU叫Segment), UDP (PDU叫Datagram)。

        3.) OSI Model中的Session会话层,负责建立和断开通信连接。Presentation表示层,负责设备固有数据格式和网络标准数据格式的转换。Application应用层,针对特定应用的协议来提供服务。这三层在TCP/IP Model 中被统一叫做 Application 应用层,使用的PDU叫 Data,使用的协议:FTP, Telnet, SSH, DNS, RIP, SNMP 等。


2、总结描述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 TCP 三次握手

            1.)客户端发出同步请求SYN。

            2.)服务端确认客户端的请求已收到,回复SYN 和确认 ACK。

            3.)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回确认ACK, 数据传输链接已建立。

        - TCP 四次挥手

            1.)    客户端发出FIN请求,进入FIN-WAIT-1 状态。

            2.)服务端收到FIN请求,发送ACK确认,进入CLOSE-WAIT状态。

            3.)客户端收到ACK 确认,进入FIN-WAIT-2 状态。同时服务端完成最后的数据传输,发送FIN 和 ACK 确认,进入LAST-ACK状态。

            4.)客户端收到FIN和ACK,进入TIM-WAIT状态(完成等待时间后关闭),并发送ACK确认给服务端。服务端收到ACK确认后关闭连接。


3、描述TCP和UDP区别



4、总结ip分类以及每个分类可以分配的IP数量


IP 分类

        A 类可分配 2^24-2 个IP

        B 类可分配 2^16-2 个IP

        C 类可分配 2^8-2 个IP        


5、总结IP配置方法


      A: 静态指定

          1.) 命令配置 (临时性配置):ifconfig, route, netstat, ip: object {link, addr, route}, ss

               实例:ifconfig eth0 2.2.2.2/24

          2.)集成工具设置界面(永久性配置,只有CentOS6有网络配置选项)

                        setup 命令进入界面, 修改后重启网络服务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3.)修改配置文件(永久性配置)

                 实例:[root@centos7 ~]#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4.)进入图形界面配置          

      B: 动态分配

            1.) 使用DHCP 自动分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